“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之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稳固产业发展新基础
《建宁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针对未来五年的农业工作提出:要加快特色农业设施化、集约化,构建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农业产业集聚效应和装备水平,完善农业支撑保障体系,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特色农业转变,建设国家特色农业示范区,形成产业发展新基础。
《纲要》提出,要巩固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打造特色农业种养基地,巩固提升全国县级最大的无患子、杂交水稻种子、黄花梨、建莲种植基地,发展壮大黄桃、猕猴桃生产基地。
1、建莲种植基地。推进福建莲子产业园建设,稳固建莲种植面积,保护西门莲原种,培育推广新莲种,继续实施“万亩带千亩片百亩点”基地建设,确保全县年种莲面积5万亩以上。力争到2020 年,标准化莲田达50000亩,打造莲产业功能区5个,莲业总产值达10 亿元。
2、水果种植基地。加强果园管理改造,推动设施果园和生态果园建设,构建现代果园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全省优质特色果业基地。至2020年全县早熟梨面积10万亩、黄桃1万亩、猕猴桃5000亩,果品产量12万吨,产值达5亿元以上。
3、种子生产基地。以省政府支持三明 “中国稻种基地”建设六条措施为契机,从“基地建设标准化、种子生产产业化、生产全程机械化、管理手段信息化、制种农民职业化”等“五化”推动种子产业转型发展,加快打造建宁“中国稻谷”。到2020年建成高标准制种基地12万亩,实现制种面积15万亩;实现种业产值12亿元以上。
4、绿色林业基地。提高笋农种植的积极性和技术水平,推广高产油茶品种,扩大无患子种植面积,到2020年,完成无患子基地建设10万亩,无患子果产量5万吨。同时,加快林下经济发展,到2020年实现林业产值11.5亿元以上。
5、食用菌生产基地。推进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打造食用菌专业化生产基地。重点发展香菇、茶树菇、木耳等优势种类。示范推广利用梨枝条、莲子壳、谷壳、竹屑栽培各类食用菌。到2020年生产食用菌6000万袋,实现产值2亿元以上。
6、生态养殖基地。稳定生猪生产,适度发展肉禽、禽蛋生产,鼓励发展草食动物生产,重点发展乳业。争取到2020年,畜牧业总产值达7亿元,水产养殖产量达9000吨以上,产值3亿元以上。(熊建华 报道)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