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文字)关于印发福建省建宁县水稻制种大县2024年度实施方案的通知
一、背景依据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种业发展,总书记指出“要下定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历年中央1号文件均把发展现代种业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内容。《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1〕8号)《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等重要文件为发展现代种业指明方向。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把“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列入2021年八项重点任务之一。各级政府纷纷安排财政预算,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种业发展壮大,种业发展迎来新机遇。
建宁县1976年引进杂交水稻制种,现已成为国家级制种大县,是三明市“中国稻种基地”的核心区,是我国生产杂交水稻种子的优势区域。近年来,全县杂交水稻制种面积稳定在15万亩以上、产量3500万公斤以上,占全国总产的10%以上,持续保持全国杂交水稻制种第一县地位,有效保障了国家粮食用种安全。为进一步发挥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优势,继续做大做强种子产业,实施好制种大县奖励政策,2021年,编制了《福建省建宁县水稻制种大县发展规划(2021-2025年)》。
根据《福建省建宁县水稻制种大县发展规划(2021-2025年)》,在对接先正达集团中国等种业企业,调查全县各乡(镇)、各种业新型经营主体需求的基础上,制定本年度实施方案。
二、目标任务
围绕“稳基地、育龙头、打品牌、延链条、强保障”目标定位,到2025年,良种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杂交水稻制种总规模达到16万亩以上,总产量达到3700万公斤以上,供种面积达到3600万亩。水稻种业产业链条持续优化,种子年精加工量2400万公斤,社会化服务覆盖率达到70%,水稻种子市场销售总额达到19.20亿元,杂交水稻种业产值达到24.05亿元。企业带动能力持续增强,入驻种业企业数72家,其中合作共建企业达到7家,建立稳定制种基地的企业达到41家。种业技术集成水平持续提高,省级及以上研发平台5个,制种全程机械化率达到82.5%,物联网技术应用覆盖面积达到5.6万亩。联农带农效益显著,农民人居可支配收入增加到23800元。到2035年,建宁县成为全国水稻种业振兴的标杆,科研、生产、加工、服务水平领先全国,水稻种源供给能力和供给质量有力支撑口粮种植,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最稳定根基。
三、工作进展
制定了《福建省建宁县水稻制种大县2024年度实施方案(送审稿)》,并完成向县财政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征求意见。
四、范围期限
截至2025年4月
五、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主要包括指导思想、主要原则、主要建设内容、保障措施等4个部分。
2024年计划实施制种基地基础设施管护与提升项目、水稻制种气象服务提升改造项目、种子质量检测能力升级项目、种业合作组织提升项目、种子加工仓储中心建设项目等9个项目,计划总投资6600万元,其中2024年制种大县奖励资金5000万元、社会资金1600万元。其中,2024年度制种基地基础设施管护与提升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改造提升基地面积6000亩,其中在圳头村、高村峰、大元村等地建设高标准核心示范基地1000亩。通过修建路、沟、渠、坝(泵站)、桥涵、护岸、沟渠疏浚等补短板农田基础设施,配套杀虫灯等设备,并加强对已建成高标准农田的维修、管护。
六、注意事项 无
七、关键词诠释 无
八、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罗丽平 3985616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