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相关解读
建宁县教育局关于印发《建宁县中小学 “书香校园”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 _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稳岗就业 _ 建宁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025年08月13日 星期三

  • 索 引 号: SM07104-0100-2022-00025
  • 备注/文号: 建教〔2022〕81 号
  • 发布机构: 建宁县教育局
  • 公文生成日期: 2022-11-01
  • 有效性:有效
建宁县教育局关于印发《建宁县中小学 “书香校园”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
建教〔2022〕81 号
来源:建宁县教育局 时间:2022-11-01 09:23
各中学、中小(校、园):
  现将《建宁县中小学“书香校园”建设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建宁县教育局
  2022年11月1日
建宁县中小学“书香校园”建设实施意见
  书籍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中小学阶段是少年儿童读书的关键期,也是少年儿童阅读兴趣、阅读习惯、文化品质的形成期。为认真贯彻落实省教育厅、省语委《加强中小学“书香墨香校园”建设指导意见》文件精神,进一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全县广大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中小学生的人文素养,深化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书香校园”氛围,创建建宁教育特色品牌。经研究,决定在全县中小学校开展“书香校园”创建活动。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坚持全面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回归育人为本”的价值追求,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为导向,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倡导师生阅读、提升文化素养为宗旨,以“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为主题,打造书香特色的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主要目标
  (一)提升师生阅读素养。以“书有人读、人有书读”为根本,在学生中努力践行“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理念,在教师中倡导“书香为伴”的思想,培养师生阅读习惯,让学生明白“读书是为了长学识、强智慧、提成绩”的道理,引导教师将朴素的“读书是一种需要”上升为“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转变,全面提升师生阅读素养。
  (二)营造浓厚书香氛围。通过“书香校园”建设,不断加强学校环境建设,让校园处处充溢浓浓书香,让师生时时感受书香气息。通过各种阅读活动,引导学生、家长、老师一同参与读书,共同推进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书香家庭的建设,进而营造浓厚的书香校园氛围。
  (三)打造一批
  “书香校园”。到2023年,全县中小学100%建成市级“书香校园”;到2025年,建设一批省级“书香校园”;选树一批书香儿童、书香少年、书香教师、书香家庭等先进典型,集中总结、推广一批“书香校园”建设成果。
  三、建设内容
  (一)加强场所建设。
  各校(园)要配足配齐学校班级“图书角”和“校园书吧”图书,至少打造一个或一个以上高品质的阅读书室或阅览室,做好常态化开放借阅工作;要用好校园室内空闲区域,精心布置建设开放式的“阅读书吧”,添置校园“移动书车”,建设校园开放式、流动式的书吧,努力做到学生随手可拿、随手可阅图书。
  (二)营造读书氛围。
  1.各校(园)要在校园布置中突出书香氛围(建立书吧书廊,张贴经典诗词等),宣传“阅读之星”和“书香班级”,树立榜样,让校园处处充满读书氛围,散发书香气息,实现环境育人的目标。
  2.建设有质量的图书角,补充配备足量图书,保证各班级藏书不少于70本,学生每学年能读到140本书的阅读需求,其余各项目学校要按照要求继续管理使用好“班级有个图书角”图书。
    3.充分利用阅读课和课外时间,引导学生阅读背诵名人名言,名诗、名句、名文,学习名人读书方法,感受名人读书精神,养成良好读书习惯,充分展示师生优秀读书作品,营造校园书香氛围。
  (三)建构课程体系。
  1.开齐阅读课程。各校在每学期开学初制定学校阅读课程安排表,鼓励学生坚持每天阅读 1 小时,每周开设 1 节阅读课,指导共读整本书。阅读课要求有课堂教案、有课外延伸。
  2.开发不同年级阅读课程。如低年级绘本阅读课程、中年级海量阅读课程、高年级经典研读课程等等,打造读写结合课型,成为我县语文教学的基本常态。
  3.开展阅读教学研讨活动。各校(园)要将阅读纳入学校教研重要内容,利用每周集体备课时间,积极开展阅读课教学研究,在此基础上每学期开展 1—2 次专题教研活动,进修学校每学年开展一次县级阅读教学专题研讨或教学比武活动。
  (四)开展主题活动。
  各校(园)要开展名师荐读经典活动,邀请有关专家到校开办阅读讲座,增强阅读的自觉性,引导广大师生读好书。结合世界读书日等读书活动,组织开展读书主题读书班会、读书沙龙,开展读书心得、读书笔记交流;开展“经典名句(诗)诵读会”“每天一个读书故事”,老师、学生“共读一本书”以及亲子阅读等活动;开展读书心得交流,“我最喜爱的书”等一系列读书竞赛和“故事大王”、“阅读之星”评选等活动,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以讲故事、朗诵、征文、课本剧表演等形式,开展经典诵读、书写经典、讲解经典活动,进一步激发师生阅读经典、品悟经典的兴趣,让广大师生在经典的熏陶下修养人格,提高综合素养,丰厚精神底蕴。组织开展“最美读书人(师生)”“最美阅读班级”活动,鼓励师生用镜头记录校园读书活动的精彩瞬间,体味阅读之美。
  (五)教师榜样示范。
  教师要带头阅读教育名著和学校推荐书目,撰写“读书随笔”或“教学论文”,并利用节假日、双休日、假期等时间,诵经典,品名著,充实自我,浸润学养,为学生做读书表率,提升自身素质。语文教师和其他科任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向学生推荐优秀课外读物,带领学生诵读经典,感悟经典,并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指导,引导他们读好书,读有益身心健康的书,使书本知识和课外知识有机结合,开拓视野,增益学识。
  (六)引导课外阅读。
  各校(园)根据不同年龄段要求,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引导督促学生完成必读书目,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背诵优秀诗文240 篇(段)以上,课外阅读总量在400 万字以上。各校要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建立家校共建共育,同享阅读快乐平台,让家长和孩子共同阅读,共同分享,共同提高,让家长成为学校读书活动的支持者、宣传者和参与者,增强读书意识,淘汰网游时间,共同培养孩子成长。同时,将引导督促学生完成必读的阅读书目和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工作列入教师工作考评内容。
  (七)推建特色项目。
  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整本书阅读为载体,扎实推进书香项目课题研究行动。一是根据学校实际及自选的研究课题,通过校长领衔,全员参与,边研究边实践,以行动验证研究,以研究助推行动,力争通过一至两年时间,全面推动全县小学书香项目整体提升。二是根据各校申报的课题,将实验小学阅读课程体系建设、城关小学的经典诵读、第二实小师生共读一本书、城关中学研究性社团建设、三实小红色经典诵读、城关幼儿园亲子阅读、里心中小的读写结合、客坊中心小学耕读文化建设打造成县域特色阅读项目;三是对照书香校园的评选标准和要求,制定书香校园创建计划,明确创建时间安排,凝神聚力打造若干所可看、可学、可比的高品位阅读示范学校。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工作措施。
    各学校(园)要高度重视“书香校园”建设工作,校长要落实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工作“第一责任人”责任,各校要安排分管副校长具体负责阅读工作落地,把阅读工作列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和教研组(备课组)工作计划,并列入学校教学常规检查,纳入教师年度绩效考核、评先评优等内容。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活动扎实开展并取得实效。
  (二)落实经费保障,全力支持创建。
  各校(园)要按《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的意见》和《福建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要求,落实好图书馆(室)、阅览室、公共阅读空间、数字阅读平台、生均藏书册数等方面的要求,加强硬件投入和软件建设,切实解决图书数量不足、种类单一、内容陈旧等问题。县教育局也将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经费,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奖励在“书香校园”建设中起示范引领作用的学校。各校从学校公用经费中列支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书香校园”建设,同时积极吸纳社会力量资助,支持学校丰富图书和书写资料,改善阅读和书写条件。
  (三)完善考评体系,建立长效机制。
  各校(园)要把“书香校园”建设与学校整体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争创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文明学校、特色学校等建设实践过程中,丰富建设内容,细化操作标准、从中增强和凸显“书香校园”建设影响力和辐射力。教育局将通过随机抽检、定期督查、年度评估等形式对学校开展“书香校园”建设情况进行专项考评,且将“书香校园”建设工作纳入教育督导专项内容,考评结果列入学校完成学年目标责任考评、校长年度责任目标考核以及教师年度工作考核。
  
    附件 1.建宁县中小学“书香校园”建设领导小组名单
  附件 2.建宁县中小学阅读工作评估细则(试行)
  
  附件 1:
  建宁县中小学“书香校园”建设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徐  铨(县教育局局长)
  常务副组长:林  芳(县教育局副局长)
  副  组  长:邱镛勋(县教育局副局长)
              黄首元(县教育局党委委员)
              范锦军(县教育局副局长)
              张荣生(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
  成      员:徐祚寿(建宁一中校长)
              黄 彪(建宁职中校长)
              陈富国(县教育局办公室主任)
              吴国伟(县教育局党委纪委副书记)
              黄志华(县教育局人事股股长)
              吴朝胜(县教育局中教股股长)
              朱贵明(县教育局职成股股长)
              江德龙(县教育局初幼教股股长)
              肖洪文(县教育局教改办主任)
              曾学成(县教育局督导室主任)
              余  希(县教育局评估中心主任)
              宁千辉(县教育局计财股股长)
              谢新国(县教育局思政股股长)
              刘方万(县教育局体卫艺股股长)
              杨先福(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主任)
              江振兴(县教育局教改办干部)
              杨春贵(城关中学校长)
              杨龙明 (建宁三中校长)
              吴贤俊 (建宁二中校长)
              余福财(均口中学校长)
              黄小贤(实验小学副校长)
              柯洪健(城关小学校长)
              胡伟仙(第二实验小学校长)
              邹金根(第三实验小学校长)
              陈文豪(闽江源小学校长)
              饶庆祥(里心中心小学校长)
              鄢建忠(黄埠中心小学校长)
              罗仔秀(客坊中心小学校长)
              黄国华(溪源中心小学校长)
              肖常銮(均口中心小学校长)
              史运平(伊家中心小学校长)
              吴国珍(特殊教育学校校长)
              曹虹琳(实验幼儿园园长)
              赵  霞(城关幼儿园园长)
              谢小娟(第二实验幼儿园园长)
                邓  婷(第三实验幼儿园园长)
              陈  怡(闽江源幼儿园园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肖洪文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联系电话:18950935678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