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建宁县2015年-2017年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建政文〔2015〕84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单位:

为提升建宁县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产业化水平,经研究同意,现将《建宁县2015年-2017年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建宁县人民政府

2015年6月17日

 

(此件主动公开)

建宁县2015年-2017年

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为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种业创新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提升建宁县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产业化水平,根据《建宁县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发展规划(2015-2020年)》和省人大《关于支持三明市发展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的建议》(建议第1671号),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1﹞8号)、《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意见》(国办发﹝2013﹞109号)精神为指导,按照省人大督办会提出的“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列出计划、形成合力”的要求,以推动建宁县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建设为主线,以保障杂交水稻供种数量和质量安全为目标,以促进杂交水稻制种产业持续发展为抓手,以建设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集约化、信息化的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和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园区为主要任务,重点实施基地田间生产能力提升、基地种子质量能力提升、基地机械化生产能力提升、基地育种科研能力提升、基地管理及服务能力提升、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园区建设等六大工程,力争基地建设、品牌创建、技术普及、农机服务、加工仓储、行业管理六个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把建宁县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示范基地和杂交水稻种子“育繁推一体化”基地县,为保障全国大田水稻用种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目标

1.建成全国杂交水稻制种示范基地。通过推广杂交水稻高产制种配套集成技术,把建宁县打造成为全国杂交水稻制种示范基地。

2.建成全国杂交水稻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通过抓好省级水稻区域试验站、省级水稻新品种核心示范片、省级新品种中试点,完善水稻新品种展示基地,提高建宁县杂交水稻新品种、新技术和制种类型的展示示范水平,把建宁县打造成为全国杂交水稻新品种示范展示基地。

3.建成全国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提升杂交水稻生产的耕、收机械化水平,加大机插、机防技术推广,全面推进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全程机械化,把建宁县打造成为全国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

4.建成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园区。以建宁县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园区为平台,引导种子企业、育种科研单位、科研项目向园区聚集,为农作物育种、生产、加工、科学研究等提供基础性服务。加大引导和扶持,提高园区的经营管理能力、技术装备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制种产业和相关产业协调健康发展。通过产业园聚集和示范引领,推动建宁种子产业健康发展和跨越发展。

到2017年,建成以濉溪、溪口、里心、黄坊、均口等乡(镇)为重点,其它乡(镇)为补充的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12万亩,杂交水稻制种面积达到15万亩(含复种),年产优质杂交水稻种子3200万公斤,满足3000万亩以上大田水稻生产用种需要。新建设高标准制种田6万亩,实现制种田耕地流转面积2万亩,杂交水稻籽粒烘干能力达到600万公斤,占总产量的20%。基地全部采用“企业+合作社(经纪人)+农户”生产模式。基地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3.6%以上,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70%以上,农机合作社的统一耕种收比例达到65%,统防统治比例达到50%。培育市级以上种业龙头企业2家以上,上市企业1家以上,实现种业产值7亿元。(见表一)

三、主要任务

1.建设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园,推动种业健康发展

种子产业园核心区规划面积300亩,包括种子企业总部区、种子仓储加工区、种子产业综合服务区、杂交水稻新品种展示示范区四个功能区(见表二)。

企业总部区。用地40亩,建设种子企业科研、办公、科技培训、生活配套等设施。

种子加工仓储物流区。用地170亩,主要引进符合条件的种子企业落户,建设种子收储仓库、加工包装生产线等

种子产业综合服务区。用地15亩,主要建设种子管理服务中心、种子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种子信息服务中心等四个中心。

杂交水稻新品种展示示范区。面积75亩,完善水稻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每年展示新品种200个以上,把建宁县打造成为全国杂交水稻新品种示范展示基地。

责任单位:县工业园区、农业局、发改局、住建局、国土资源局、财政局、林业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2.建设高标准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实现种子高产稳产

按照建设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集约化、信息化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的要求,推进制种区的土地平整、地力培肥、农田水利、田间道路等工程建设,稳步提高基地的防灾抗灾减灾能力,实现基地高产稳产。2015-2017年每年建设高标准杂交水稻制种田2万亩以上。(见表三)

责任单位:县农业局、农机中心、科技局、财政局、国土资源局、水利局、气象局、环保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3.推进种子加工技术装备升级,提高种子质量

鼓励和扶持制种企业、种子专业合作社、制种经纪人建设现代种子加工设施,推进种子加工仓储技术装备升级,引进水稻种子先进烘干线,建设种子收购中转库、种子晒场、种子低温储藏库,完善现代化种子加工中心和配送体系,促进种子质量提升。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一是种子加工方面:新建收购加工中转库6500m2,新建收购场12500m2,新建种子晒场10000m2,新建水稻种子精深加工线6条;新建种子加工车间6000m2,购置种子加工机械250台(套)。二是种子储藏方面:新建常温标准库5000m2,新建低温标准库3000m2。(见表四)

责任单位:县农业局、农机中心、国土资源局、住建局、财政局、科技局。

4.推进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制种,实现种子生产降本增效

加速制种关键环节农机装备推广应用,推进从田地耕整、播种移栽、机械插秧、施肥喷药、授粉、收割,脱粒、干燥、加工等环节的机械化,开展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机械化关键技术集成和农机农艺配套技术的示范推广。大力发展专业化制种农机服务组织,提高制种效率、降低制种成本。主要建设内容:一是作业机械购置。因地制宜地配备各种作业机械,拖拉机及农机具230台(套),新建每厂30亩的规模水稻工厂化育秧12个,配备水稻母本插秧机190台(套)、水稻收割机130台(套)、植保无人机105架。二是示范性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培育10个机械化生产服务组织化程度高、服务能力强、管理规范的示范性农机专业合作社。(见表五)

责任单位:县农机中心、财政局、农业局、科技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5.建设四个中心,提升种业监管与服务水平

为提升种业监管能力,规划建设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管理服务中心、种子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种子信息服务中心、种子电子商务中心,主要建设内容:

种子管理服务中心。配备执法车辆(越野)、车载监控系统、车载自动化办公设备配置、取证数码摄像机等种子管理和执法所需设备和装备,提升执法的机动能力,改善执法人员的办公条件,提升种子管理机构执法水平。

种子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建设种子检验检测用房、样品保存冷藏库,增加田间种植鉴定圃,配置水稻品种真实性检测、健康测定、包衣种子检测、转基因成分检测及水稻品质分析仪器设备,购置数据采集和处理设备、基地管理专用车及数据采集专用车。

种子信息服务中心。建设集办公室、机房、监控中心等为一体的平台;搭建建宁县种业信息网络平台,购置种子质量监管系统和种子质量追溯系统;建设种子基地信息精明化GIS管理系统、LED液晶拼接大屏显示发布系统、网络传输及安全系统;配备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等信息网络设备;配备农作物前端监测数据采集设备,建设种子质量可追溯体系。

种子电子商务中心。搭建种业电子商务平台,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种业资源,有效进行网上种子的质量追踪,实现对种子生产到销售的监控,有效打击套牌侵权行为,减少人财物力,节约企业营销成本,拓展种子销售渠道。

责任单位:县农业局、住建局、财政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国土资源局、科技局、商务局、电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6.实施基地育种科研能力提升工程,提升杂交水稻育种科研和水稻品种区域试验能力

杂交水稻育种科研基地建设。育种示范基地位于溪口镇半源村,面积120亩;品种展示基地和品种区试基地,地点在溪口镇高圳村,面积100亩;原原种繁育示范基地位于濉溪镇斗埕村,面积300亩;标准化制种示范基地,全县建设面积为1000亩以上高产示范片20片,面积2万亩以上。引入大型种子企业在建宁县建设杂交水稻育种科研基地,建设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站,开展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对接合作,开展水稻种质创新、高效育种技术、新品种培育等方面的技术研究。主要建设内容建设温室、网室、考种室、挂藏室等土建工程试验用地的农田基本建设以及配套设施的建设;购置实验仪器设备、农机具等;建立田间自动化信息采集处理系统。

责任单位:县农业局、国土资源局、发改局、财政局、科技局、有关乡(镇)人民政府。

7.创新制种基地管理运行机制,实现制种基地稳定发展

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制种基地运行机制,推进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宣传和品牌建设,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加强制种保险政策、农机补贴等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推进制种基地规模化发展。

主要建设内容:

科技推广与农民技术培训。重点创建千亩制种高产示范片10片,推广“五新”技术,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培育农民技术指导员150人,培育制种新型职业农民600人。

示范性制种专业合作社重点培育10个制种技术高、带动能力强、运行管理规范的示范性制种专业合作社。

制种安全保障。全面推行制种保险,提高制种保险保费补贴标准,提高保额水平,减少制种风险。

基地宣传及品牌创建通过在高速路口、种子基地或种子产业园竖立“中国杂交水稻制种第一县、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等宣传牌、建立建宁种业微信平台、在种子包装标识建宁种子、在种子信息中心设立种业文化展示厅等媒介,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制种基地宣传工作,提高建宁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创建建宁水稻种子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责任单位:县农业局、财政局、科技局、文广局、市场监督管理局、财产保险公司、各乡(镇)人民政府。

四、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协作配合

成立“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潘闽生担任组长,分管领导赵圣宏、沙陈龙为副组长,成员单位由县农业局、发改局、财政局、林业局、水利局、国土资源局、交通运输局、科技局、文广局、物价局、供电公司、人行、财产保险公司、市场监管局等相关部门组成,制定年度实施计划,优化基地建设布局,完善相关配套政策,规划制种优势保护区,同时落实相关配套政策,组织实施相关项目,研究解决相关重大问题。

2.落实优惠政策,优化发展环境

落实好农作物良种补贴制度,争取将种子企业、合作社、经纪人购置的种类制种机械、加工设备等纳入农机具补贴范围,提高种子生产与加工机械化水平。完善种子收储政策,鼓励和引导相关金融机构特别是政策性银行加大种子收储的信贷支持。对直接从事或服务于种子产业的企业用地和附属设施用地,如种子初加工、冷库仓储等项目,符合农业生产用地和附属用地条件的,免于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创新土地流转机制,为发展设种子产业提供用地保障。

3.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强化投入保障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整合有关政策性资金,调整农口财政资金支出结构,切实加强投入保障,在原有资金渠道不变的前提下,统筹农作物种业发展财政和基建项目,构建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和社会参与的多元化现代种子产业发展投入机制。充分发挥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县的优势,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对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县发展的财政专项资金。将基地基础设施纳入总体规划,对符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立项条件的项目,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优先给予扶持。全面落实省、地市、县、企业、农户共担保险保费的制种保险政策。

4.强化种子监管,增强服务能力

强化农业部门种子管理职能,保障种子管理工作经费,健全种子管理机构和队伍,将属于公共服务范围的种子管理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重点加强基层种子管理机构能力建设,健全种子管理和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充分发挥种子协会作用,加强协会自身建设,完善制度,制定行业自律行为规范。鼓励和支持商业银行积极开展金融服务创新,进一步拓展土地经营权、种子企业抵押贷款等适合种子产业发展的新型金融产品覆盖范围,为制种企业、制种合作社、制种经纪人发展杂交水稻种子产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5.扶持龙头企业,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创新现代种子产业招商引资机制,支持政府、中介、企业、专家共同参与,着力引进一批规模大、技术力量强、资金实力雄厚、产业关联度高的种子企业入驻国家级现代种子产业园区,提高种子产业规模化、组织化经营水平。扶持当地种业企业做大做强,申报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时给予优先评选、倾斜扶持。支持和鼓励种子企业申报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建立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完善生产、物流配送、商贸对接产业链,提高种子企业效益。积极培育制种合作社、家庭农场、制种经纪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6.严格资金管理,强化检查督导

以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和国家级现代种子产业园区为平台,整合现有资金渠道,做到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截留和挪作它用。按时组织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及时掌握进展情况,切实解决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督促指导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

7.推动“建宁种子”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加强建宁种子标准化体系建设,强化建宁种子的质量管理,制定地方标准体系。加强对种子企业、合作社、制种大户的办公、仓储、加工等场所设施的规划、规范,统一标识,强化行业自律。加强建宁种子品牌化建设,推动“企业品牌+区域品牌”的品牌一体化发展。加强“建宁水稻种子”地理标志产品申报跟踪,加强建宁县种子区域品牌建设。由相关部门牵头,组织县内龙头企业,共同建设建宁种子区域品牌,对建宁杂交水稻种子进行地理标志注册保护,加强建宁种子品牌管理,培育富有地方特色的种业文化,树立建宁种子品牌形象。

 

 

 

 

 

 

 

 

 

 

 

 

 

 

表1  2015-2017年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设主要指标

内 容

指 标

单 位

2015

2016

2017

制种面积指标

合 计

万 亩

13

14

15

濉溪镇

万亩

1.2

1.35

1.5

里心镇

万亩

3.7

3.9

4.1

溪口镇

万亩

3.7

3.9

4.1

均口镇

万亩

1.3

1.4

1.5

伊家乡

万亩

0.35

0.4

0.5

黄坊乡

万亩

1.6

1.7

1.8

溪源乡

万亩

0.4

0.45

0.5

客坊乡

万亩

0.35

0.45

0.5

黄埠乡

万亩

0.35

0.45

0.5

制种产量指标

合 计

万公斤

2699.1

2954.7

3163.3

濉溪镇

万公斤

244.2

281.2

312.5

里心镇

万公斤

826.9

884.2

929.5

溪口镇

万公斤

767.8

823.6

865.9

均口镇

万公斤

248.4

273.7

293.3

伊家乡

万公斤

67.9

79

98.7

黄坊乡

万公斤

312.4

342.5

362.7

溪源乡

万公斤

78.3

89.5

99.5

客坊乡

万公斤

67.7

89

98.9

黄埠乡

万公斤

80.5

92

102.3

种子质量指标

纯 度

%

96

98

98

净 度

%

98

98

98

水 分

%

13

13

13

发芽率

%

80

80

80

规模化生产指标

新增高标准制种田面积

万亩

2

2

2

新增土地流转面积

万亩

0.4

0.4

0.4


 

内 容

指 标

单 位

2015

2016

2017

生产农业机械化指标

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

%

67.3

70

73.6

机 耕

%

100

100

100

机 插

%

12.3

30

40

机 收

%

99.3

100

100

种子加工指标

籽粒烘干能力

万公斤

300

500

600

社会化服务指标

企业+合作社+农户

万亩

13

14

15

统防统治比例

%

40

45

50

农机合作社统耕统收

%

55

60

65

灌溉水利用效率指标

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

%

60

65

70

 

表二     种子产业园建设项目一览表

2015年度

2016年度

2017年度

1.推进产业园第一期项目:占地面积65亩、完成建设禾丰种业科技综合楼及禾丰种业、六三种业仓储加工项目。

2.完成产业园第二期160亩用地的测量、规划、设计和三通一平。

3.启动四个中心建设。

4.引进1家以下企业入驻园区

1.完善产业园核心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

2.继续完善四个中心建设。

3.引进2家以上种子企业入驻园区。

 

1.产业园核心区配套设施建设。

2.四个中心设施与仪器设备的购置、安装、调试,投入使用。

3.新引进2家以上种子企业入驻园区。

 

 

表三      制种高标准基地建设项目一览表

2015

2016

2017

在溪口镇、客坊乡、伊家乡建设高标准制种基地2.2万亩,其中粮食产能项目1.2万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1万亩。

在里心镇、黄埠乡、溪源乡建设高标准制种基地2.2万亩,其中粮食产能项目1.2万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1万亩。

在濉溪镇、均口镇、黄坊乡建设高标准制种基地2.5万亩,其中粮食产能项目1.5万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1万亩。

表四  基地种子质量能力提升工程建设项目一览表

建设

项目

 

年份

种子加工方面

种子储藏方面

收购加工中转库(m2

收购场

(m2

种子

晒场

(m2

种子烘干线(条)

种子加工车间(m2

种子加工机械(套)

常温库

(m2

低温库

(m2

2015

2000

4500

3800

2

2500

116

1800

1100

2016

2200

4500

4200

2

2200

85

1900

1000

2017

2300

3500

2000

2

1300

49

1300

900

合计

6500

12500

10000

6

6000

250

5000

3000

表五  种子机械化生产能力提升工程建设项目一览表

建设项目

单位

数 量

2015

2016

2017

合计

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

台(套)

75

77

78

230

工厂化育秧室

4

4

4

12

水稻母本插秧机

63

69

58

190

水稻收割机

42

43

45

130

植保无人机

35

36

34

105

 

 

 

相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