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的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工作要求和有关党内法规制度情况,建宁县行政服务中心坚持“马上就办、真抓实干”,按照依法审批、高效服务的要求,认真履职尽责,持续深化行政审批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便利化改革,为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中心不断创新工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现将2022年度依法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夯实基础,不断强化自身建设
(一)高度重视,落实责任
中心领导班子对法治政府建设和依法行政工作高度重视,明确由单位主要领导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关于法治建设工作的决策部署及指示精神,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守组织纪律和宣传纪律,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成绩。
(二)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强化学习教育,补足精神之钙,中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组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提高依法行政能力,通过集中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民法典》等法律法规,观看廉洁从政警示教育片,增强法治意识。通过这一系列学习,进一步提升干部职工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推进上级领导各项决策落实落地。今年以来,中心工作人员积极参加“宪法宣传周”专题线上有奖竞答活动,通过答题的方式营造全民参与普法、学法、用法的浓厚氛围。并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利用“学习强国”等APP,常态化开展网上学习,提升能力素养。
(三)深化法治宣传
为了更好的宣传依法治国、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形成良好的社会法治氛围,我中心一是利用大厅显示屏轮播视频,生动的向办事群众进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民法典学习、新冠疫情等内容的宣传;二是定期组织中心员工进行集体学习,进一步加强中心法治文化建设。
二、深化改革,不断提升政务服务能力
(一)聚焦政务服务标准化
一是深化“一窗通办”改革,提高综合服务水平。按照省、市“一窗通办”改革要求,将入驻政务服务中心的45个部门单位进行重新整合,建立了商事登记、不动产登记、社会事务等11个政务服务区,设置30余个综合窗口,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政务服务新模式,提升“一站式”服务能力,让企业群众办事快速识别、一次性办成。二是抓实基层便民服务,增强为民服务能力。积极指导乡镇便民服务工作,以点带面开展乡镇便民服务工作现场推进会,将均口镇创新推行的高山村镇区便民服务站作为典型向全县推广学习,最大限度实现基层群众办事“最多跑一趟”,实现乡村“15分钟便民服务圈”。一年来,高山村镇区便民服务站共办理业务620余件(次),其中全程代办230多件、“e政务”自助服务一体机办理170余件。三是规范场所管理机制,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场所严格执行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窗口无否决权等制度,让群众“省心”,切实做到“一窗办理、一次办好”。
(二)聚焦政务服务规范化
一是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提高办事效率。按照“五级十五同”标准化目录要求,县、乡、村三级共梳理发布审批服务事项3400余项,其中,行政许可事项1202项。目前,行政许可“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事项比例达到100%,全流程网办事项比例达到95.07%,办理承诺时限已压缩至法定时限的50%以内,压缩率达93.68%,同时,将电子证照的应用和生成作为网上办事大厅办事的必要环节,提高电子证照应用率,减少企业群众办事成本。今年以来,网上办件达16889件,应用电子证照11091本。二是创新设立“人才驿站”,精准服务人才。按照建宁县“闽源人才计划”,设立人才服务专窗、搭建“人才驿站”,采取直接办理、代办服务及咨询引导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对持有三明“麒麟山英才卡”的人才,可在政务大厅享受全程帮办代办和优先办服务。三是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落实投资项目“容缺审批+告知承诺制”,缩短审批时间,提高审批效率。已梳理100余项容缺受理和告知承诺事项清单,全部在省网办事大厅平台发布。设立“导办、帮办、代办”窗口和“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推出优先办、陪同办、帮办代办等专属服务措施,提供延时、预约和上门服务,解决企业群众办事不成的痛点。今年以来,累计提供延时服务266次约8900分钟、预约服务109余次、上门服务37余次、提供帮办代办185次。
(三)聚焦政务服务便利化
一是持续推进“跨域办”,拓宽办事空间。我们立足当好服务企业群众的“店小二”,缓解异地办事难的问题,主动与县内劳务输出较多的县(市、区)展开“点对点”交流合作,先后与江西省南丰县、福州市台江区、鼓楼区签订“跨省通办”“省内通办”合作协议,实现77余项高频事项异地通办。同时,根据省、市部署要求,已在省网上办事大厅绑定配置了900余项通办事项。目前,已累计办理“跨省通办”127件、“省内通办”183件。二是持续推进“集成办”,打破部门边界。中心管委会立足企业群众办事的实际需求,通过提供“一次申请、一窗受理、分类转办、限时办结”服务模式,让企业群众由原来跑多个部门“多次办”变为一条龙高效率的“一件事一次办”。目前,共梳理发布了三批次82项“一件事一次办”套餐服务事项,三是持续推进“智慧办”,办事提质增效。依托“e三明”APP,实现1325项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30项高频事项“秒批秒办”,提高企业群众办事“不见面”服务能力。目前,建宁县行政许可“掌上办、指尖办”事项的覆盖率已提升至100%。分批次购置了10台“e政务”自助服务一体机布设在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实现个人医社保、居住证申请、交通罚没等130余项便民事项“就近办、自助办”。今年以来,全县通过“e政务”一体机办理便民事项812件。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2023年,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部署和省、市法治政府建设要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不断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一)积极推动全民普法。
结合法治宣传月及法治宣传日,通过在服务大厅LED显示屏滚动播放图文内容,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提升法治宣传的能见度和影响力,营造中心大厅普法浓厚氛围。充分结合大厅流量优势,放置相关书籍、宣传页,并向办事群众普及法律知识。
(二)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
围绕“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改革工作主线,打破现有按部门划分的传统受办模式,按照行业分类、部门业务关联度整合审批服务链条上的相关窗口单位,优化实体大厅布局,合理设置“一窗通办”和“一件事套餐”综合服务区,推行“前台一窗受理、后台分类审批”政务服务模式,实现办事企业和群众“只进一个门,只跑一个窗”。
(三)持续打好优化营商环境攻坚战役
一是深化“一件事一次办”综合窗口改革,持续推出新一批如“企业招收员工一件事”“退休一件事”等涉及企业和群众全生命周期的“一件事一次办”套餐服务事项。二是全面推行容缺受理、秒批秒办、补齐立办模式。坚持高效惠企、告知承诺,建立健全代办帮办队伍,上下联动,并联报批。
建宁县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