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

日期:2024-09-26 17:28 来源:建宁县政府
| | | |

  建宁县立足省际区位和生态良好优势,提出打造闽赣省际生态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定位,认真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全力创优生态环境、创特生态产业、创造生态财富。

  (一)特色农业

  建宁以莲子、种子、果子为主的特色农业久负盛名,是福建唯一、全国县级最大的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县,也是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全国南方林区重点县和第二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现已形成了莲子、种子、桃子、梨子、无患子“五子”产业发展格局,年种植莲子、种子、梨子分别稳定在5万亩、15.7万亩、10万亩,2023年以“五子”为主的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110.82亿元。 

  建莲:建宁通心白莲,今称建莲,粒大圆满,洁白清香,细腻可口,营养丰富,是宴席佳肴,滋补养生的珍品,被誉为“莲中极品”。目前全县培育推广了“建选17号”“建选 35号”“建选 31号”等三个优良子莲品种,通过品牌培育,“建莲”获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建宁通心白莲制作技艺”荣登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宁通心白莲”证明商标被国家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16年,建莲入选品牌闽产药材“福九味”首位。建莲产业列入全国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互联网+建莲”为全省首批“互联网+”区域化链条化试点。2017年“建宁通心白莲”通过“地理标志农产品”国家级评审;建莲被列为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专供农产品;2020年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首批保护名录,2022年入选全国第一批地理标志运用促进重点联系指导名录,2023年入选全国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福建省首批“福农优品”百品榜产品名单。全县有涉莲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以上7家、专业合作社30家、涉莲家庭农场16家、涉莲销售实体店48家、涉莲电商企业50家、参与莲产品销售的微商1000余家;全县种植莲子5万亩,年产莲子0.45万吨,2023年建莲全产业链总产值达26.94亿元。

  种子:建宁县1976年引进杂交水稻制种技术,1985年列为福建省杂交水稻繁育制种基地县,2013年7月被列为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2015年12月“建宁水稻种子”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国家工商总局审核通过,是全国首个水稻类种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冠以“北张掖,南建宁”美誉。目前,全县年制种15.7万亩,产量3.77万吨,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10%以上,每十粒种子就有一粒来自建宁,2023年种子全产业链总产值达22.27亿元。2019年成功举办中国稻种基地发展大会,再次获得国家制种超级大县奖励三年4500万元,2021年获得国家级制种大县奖励5000万元,并作为全国五个、全省唯一的代表受邀参加全国现代农业发展工作会议,2022年获得国家级制种大县奖励5000万元,制种大县建设工作入选全国种业基地建设案例,种业机械化经验做法入选农业农村部典型案例;2023年里心法庭创建“种子法庭”被评为全国新时代法庭建设典型案例,种业司法服务工作被中央电视台等多家中央媒体专题报道,全县制种耕种收综合农机化率达83.6%,位居全省前列,辐射带动两省八地市制种面积近70万亩。

  建宁玉梨:玉梨果皮黄褐色,肉色洁白,肉质细嫩且脆,汁多味甜,甜酸适度,品质上等,驰名省内外。1974年开始引种,1977~1982年经省农学院和市农业局多次评比鉴定,确认为主栽品种适宜大面积发展。2003年荣获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称号,2007年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2018年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2023年建宁黄花梨荣获福建十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称号,入选福建省首批“福农优品”百品榜产品名单、福建省著名农业品牌榜。发展至今全县以建宁玉梨为主的梨面积达10万亩,总产12.5万吨,2023年梨子全产业链总产值达10.98亿元,是福建省最大的玉梨生产基地。

  桃子:以猕猴桃和黄桃为主。猕猴桃:又名藤梨、奇异果。果肉黄绿色,质地细柔、汁多、香味浓、营养丰富,风味好,富含维生素C,品质优良。建宁兴辉公司生产的“山雪”牌猕猴桃汁风味独特,获福建省著名商标称号,并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黄桃:建宁县以其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种植的黄桃果肉橙黄,色泽鲜艳,香气浓郁,口感独特,富含有益人体健康的水溶性多糖、黄酮等,营养保健价值高,且贮运性好,适制性强,畅销省内外。建宁县绿源果业生产的黄桃2010年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建绿牌锦绣黄桃入选2023年度福建省著名农业品牌榜。发展至今,全县以猕猴桃和黄桃为主的桃子面积达3万亩,总产4.25万吨,2023年桃子全产业链总产值达7.88亿元。

  无患子:无患子树是阔叶树,可以作为行道树、绿化树,根系发达、生长较快、适应性强,能够很好地保持水土,作为经济林只采果、不砍树,可持续再生利用;无患子的果皮肉可提取皂苷液、皂苷粉,用于生产天然的洗发水、沐浴露、手工皂、机制皂等产品;果仁含油量高达42.3%,可提炼生物柴油、高级润滑油等;无患子的剩余物可以生产生物有机肥。建宁先后被财政部列为“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非粮引导示范补助基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列为“国家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化示范基地”,是中国无患子之乡。目前,无患子种植面积8.5万亩,占全国面积10%,总产2.34万吨,2023年无患子全产业链总产值达4.12亿元。

  (二)特色工业

  建宁县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8家,工业规模持续壮大,省级经济开发区配套日益完善,2023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4%。主要特色产业:

  奶制品产业:明一乳业项目是全市重点培育的10个百亿龙头企业之一。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奶粉生产、液态奶生产、婴幼儿专用水等。项目加工园区(明一国际生态高新科技园)占地417亩,分两期建设,共新建标准厂房17.2万平方米,新上全自动干湿法乳粉生产线5条、液态奶生产线7条,年产乳粉等营养品2.5万吨、液态奶7万吨。目前项目正按序时推进,明一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证顺利获批,液态奶和婴幼儿乳粉生产线投产。2023年,获评“2022年度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大赛金奖”“2022年度液体乳质量大赛金奖”;明一国际10大婴配粉品牌,总计30个配方全系通过新国标配方注册。

  特色食品加工业:目前全县共有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29家,主要以福建省闽江源绿田实业公司、福建文鑫莲业公司、福建华新食品、福建孟宗笋业等为龙头企业。食品产业主要分为建莲加工、果蔬加工、笋制品加工和粮食加工等行业,2023年完成产值60.1亿元,增幅14.5%,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5%。

  特种薄型纸产业:福建铙山纸业集团有限公司是17g/㎡拷贝纸、半透明纸国家标准制定者,“铙山”商标是三明市首个中国驰名商标。由青山纸业、铙山纸业和县国投公司三方共同出资成立的福建青铙山新材料有限公司已正式运营,其新上的引线纸项目已投产。2021年10月建宁县与厦门承业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框架协议》,正式启动铙山纸业并购重组项目,目前承业集团已在建宁注册两家新公司,企业生产恢复稳定,实现税收1440万元、同比增长460%。

  (三)现代服务业

  近年来,建宁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旅游、商贸、物流等全面提升,闽赣省际电商产业园投入运营,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园、闽江源生态旅游区、水尾红军小镇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总前委、总政治部旧址入选“建党百年百条精品红色旅游线路”,红色桂阳旅游景区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闽江源生态旅游区入选2023年第二批四钻级智慧景区,闽江源生态旅游区体育旅游线路入选2023年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线路。

  旅游产业: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改造提升修竹荷苑、上坪古村、水尾红色小镇等景点,举办“全莲宴”烹饪大赛,连续举办六届“为荷而来”中国建莲文化旅游嘉年华等活动,打造了花海跑、花海骑行等系列体验产品,2023年接待游客333.2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7.59亿元。

  电商产业:实施了“互联网+特色水果”“互联网+建莲产业”、О2О示范街区等项目,持续做大农产品网货集散中心,促进上行产品品种改良、品质提升、品牌升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中期评估被商务部评为优秀,电商产业逐步成为拉动建宁经济加快发展的新引擎。深入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战略,培育建宁公主、黄桃小子等一批知名农特产品电商企业。2023年电商交易额达3.2亿元。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