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口镇概况

日期:2025-09-10 10:46 来源:建宁县政府
| | | |

  溪口镇位于建宁县西北部,距离县城3公里,属城郊乡镇。镇域面积226.93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27.07万亩(毛竹林面积2.35万亩),耕地面积5.17万亩。镇域下辖12个村、2个农场、1个社区,92个自然村,13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5724户2.6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38万人),常住人口1.64万人,党员755名。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186户454人(国标90户195人,省标96户259人),已全部脱贫。

  溪口是红色名镇。全镇12个村均为老区基点村,全县主要红色遗址60%在溪口境内,其中,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园(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红一军团司令部、陈毅旧居将军庙、花墩桥红军街、列宁小学、杨斋亭战役遗址(第二次反“围剿”大捷之战)、驻马寨战役遗址(第五次反“围剿)为目前开发和保护较好的红色遗址,红军第一个电台、凉伞寨炮台等遗址因城市建设已破坏。溪口是农业强镇。溪口是国家级种子产业的核心基地,国家级高标准杂交水稻制种示范基地位于枫元村,主要农业产业有杂交水稻制种(5万亩)、烟叶(5400亩)、水果(1.5万亩,其中玉梨1.2万亩、黄桃0.3万亩)、食用菌(7000万袋)、生猪养殖(5.2万头)、禽类养殖(5万羽)、建莲0.4万亩等。辖区内还有托斯卡纳葡萄庄园、鑫锦宏农牧、绿源果业、日鑫菌业、大川菌业等一批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溪口是人文重镇。溪口镇人文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溪口高圳的廖彦举捐银二千两,大米一千石,修建万安桥。朱仕玠、朱仕琇(杨林人),最早在诗坛享有盛名。清乾隆年间,朱仕琇创办了“松谷书院”于杨林龙龟峰,当时溪口创办社学最多,同时,杨林有“一门八秀才”之佳话流传至今。僧者之表率慈航法师(艾阳人)最早实践了台湾“人间佛教”思想,成为台湾历史上第一尊肉身菩萨,慈航文化至今影响深远。清代著名爱国诗人张际亮故里,“百家姓”特色文化村落渠村,全村559户、2233人,121个姓氏来自宁夏、湖北、四川等12个省59个县(市),姓氏之多全国罕有。

  近年来,溪口镇紧紧围绕建宁发展大局,充分发挥溪口镇特色优势,深入推进“农业强、文旅兴、生态美”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镇建设,持续打造“生态田园·富美溪口”。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乡镇、省级休闲农业示范乡镇、福建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乡镇、明台融合发展示范乡镇等荣誉称号。2018年,经农业农村部批准,溪口镇入选首批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名单(全国254个,福建9个)。2021年7月申报获得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欠发达革命老区乡村振兴项目资金5000万元,用于实施福建省建宁县溪口镇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经财政部、乡村振兴局组织专家开展中期和终期评估,均获得“A”等次并获奖励800万元。(截止2023年全国央彩示范区获双“A”等次仅7个,福建省唯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