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县加快推进“建宁五子” 公共品牌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宁考察时的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改革创新的思路加快推进我县供给侧结构优化升级,做大做强“建宁五子”区域性公共品牌,充分发挥区域公共品牌在统一产品标准、统一产品质量、统一产品形象、统一产品宣传、统一产品供应链、统一产品营销推广上的作用,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化运作的方式,加快培育形成以“建宁通心白莲”“建宁无患子”“建宁玉梨”为主要产品的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水平较高、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聚集,实现“建宁产品”向“建宁品牌”转变。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主导。充分发挥政府在推进区域公共品牌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强化政府服务意识,加强“建宁五子”品牌战略规划引导。县直有关部门协同配合各司其职,整合各部门职能和项目资金,强化政策扶持力度,创造有利于区域公共品牌发展的社会环境。
(二)坚持企业主体。充分发挥县域企业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实施双品牌战略,增强企业品牌建设原动力和创新活力,增创区域公共品牌和企业品牌发展的双动能。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和档次,扩大优质优价高效供给,提高全民质量安全意识,创造新需求。
(三)坚持市场运作。聘请有经验的第三方团队参与“建宁五子”公共品牌整体策划、包装、宣传和运营,强化市场需求导向,鼓励有意向的县域重点企业参与,采取企业+企业合作模式,加大重点产业品牌培育力度,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促进新兴产业发展,推动产业水平向中高端迈进。
三、主要目标
(一)“建宁五子”公共品牌知名度明显提升。强化“建宁五子”品牌整体形象策划,打造有故事、有内涵、有情怀的区域公共品牌。通过强有力的宣传、营销手段,把“建宁五子”培育为长江以南地区知名的区域公共品牌。
(二)“建宁五子”公共品牌竞争力明显增强。进一步做大做强“五子”产业,使用“建宁五子”公共品牌的县域产品数量明显增加、标准化水平明显提升、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区域公共品牌与企业品牌市场价值显著增长。
(三)“建宁五子”公共品牌销售量增长迅速。纳入“建宁五子”公共品牌的产品特别是重点推广产品的销售区域、销售渠道明显拓宽,产品的销售量增长迅速。
四、实施步骤
项目建设分三步走:
(一)至2021年,成立品牌工作领导小组和组建工作专班;制订品牌建设实施规划和任务清单;采购政府购买服务形式确定品牌运营第三方团队;完善提升“建宁五子”公共品牌整体形象策划;围绕“建宁通心白莲”开展品牌文创、产品开发、标准制订、溯源应用、宣传推广、营销拓展。“建宁五子”公共品牌和“建宁通心白莲”等产品在福建知名度、美誉度明显提升,产品销售渠道初步建立健全,福州、厦门、三明等地分别建立线下品牌旗舰店,合作企业(莲系列)产品线上、线下销量有明显增长30%以上。
(二)至2023年,“建宁五子”公共品牌在华东地区知名度、美誉度进一步提升;运营成效明显,国内主要线上销售渠道基本建立,华东区域(福建以外)主要城市线下旗舰店建立2家以上;以建宁通心白莲为主的产品销售价格明显提升,产品线上线下渠道销量增长100%以上。建宁无患子、建宁玉梨、建宁文旅等主要产品纳入“建宁五子”公共品牌,并逐一序时推进,区域公共品牌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三)至2025年,“建宁五子”公共品牌在长江以南地区知名度、美誉度得到消费者普遍认可;运营成效持续提升,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至少打造2家以上的区域公共品牌旗舰店;以建宁通心白莲、建宁无患子、建宁玉梨为主的建宁五子区域公共品牌产品销售渠道明显通畅、产品价格明显提升、产品销量提高达10亿元以上。
五、工作安排
为进一步推进我县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工作,根据各单位的职能制定“八大工程”建设项目安排表(附件1)。
(一)品牌形象提升及应用工程。聘请有经验的专业团队对“建宁五子”公共品牌进行提升改造,深入挖掘品牌内涵,融入更多的建宁传统文化、民俗风情,说好“建宁五子”品牌故事,优化品牌VI形象,搭建动车、公交、广告牌、线上店铺、线下展厅、旅游景点、旅游产品和伴手礼、饮水杯、手提袋、文化衫等多场景应用模板。对接以建宁通心白莲、建宁无患子、建宁玉梨等主要产品为主的“建宁五子”公共品牌相关企业,推进双品牌包装文创升级,统一产品文创,统一产品形象。定期召开“建宁五子”公共品牌推广大会或产品展示宣传与产销对接会。
牵头单位:工信局
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文旅局、融媒体中心,第三方承接企业、县域有关企业。
(二)品牌宣传推广工程。在社会宣传方面,依托“建宁五子”公共品牌统一VI形象,确定宣传标语和广告图片,在车站、动车及动车站点、高速路口及服务区、商场、农贸市场、电影院等公共场所,通过户外广告牌、海报、LED屏等进行宣传;拍摄区域公共品牌宣传片,通过户外LED屏、电视、网络平台等多种渠道进行播放宣传;举办“建宁五子”全国短视频大赛。加强与阿里巴巴、腾讯、今日头条、抖音、快手等平台合作,在APP开启界面、弹窗上投放广告,与头部流量媒介合作组织策划有内容、有特色的事件营销宣传。在新闻宣传方面,利用建宁新闻网、建宁融媒体客户端、广播电视、官方微博、微信、抖音平台等本地媒体开设专版专栏,密集推送品牌宣传报道;积极对接市级以上媒体,邀请记者来建宁调研采访,每年推出一批“建宁五子”公共品牌纪实作品;健全融媒体作品生产创作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本土新媒体人才的创造力和影响力,团结本地自媒体大V、网络红人、电商达人,在其作品中融入“建宁五子”品牌元素;建立各级各类网络传播平台,积极发动全县干部职工、外地乡贤、企业家等共同参与区域公共品牌宣传。在活动宣传方面,开展以“建宁五子”公共品牌为主题的文艺作品创作,在文艺演出中融入区域公共品牌元素,开发反映“建宁五子”公共品牌内涵的培训课程。通过“县长带你买好货”、现场直播、网红主播、专场推介会等形式活动,多渠道宣传推介“建宁五子”公共品牌。
牵头单位:宣传部
责任单位:发改局、工信局、文旅局、林业局、农业农村局、文联、党校、工商联、融媒体中心,各乡(镇)人民政府,第三方承接企业、县域有关企业。
(三)品牌标准提升及追溯体系工程。围绕“五子”产业实施一批项目,推进我县主要农产品种植标准化,推动标准与农业科技研发、推广相结合,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引领产业高端发展。建立农业产业标准实施主体培育机制,发挥标准的耦合和引领作用,完善企业主体、市场主导、产学研相结合的标准创新体系。支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登记,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标准化试点。鼓励企业加快农产品可追溯体系建设,推进一品一码在农产品生产企业的覆盖面(在市场管理部门登记的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100%全覆盖,鼓励散户实施追溯合格证制度)。县农业农村局要牵头完善我县主要农产品分级标准,建立健全产品质量评价标准体系,以更规范的生产标准,创造更加优质的产品,真正实现优质优价,促进我县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牵头完善“建宁五子”公共品牌产品基本标准和个性化标准,建立企业区域公共品牌授权使用和退出机制,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和质量抽检机制,建立企业诚信制度,对产品不达标进行处罚并取消其使用区域公共品牌。
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市场监管局、工信局、发改局、财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第三方承接企业、县域有关企业。
(四)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充分发挥科技在产业结构调整、产品质量提升、品牌价值再造上的支撑作用。鼓励更多的科技工作者从繁杂的非专业性事务中解脱出来,投身科研、技术推广和生产一线,推广应用新品种,开展关键技术突破研究和“五新技术”推广应用,服务企业科技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创新激励机制,为企业品牌创建提供技术支持;持续推进科特派工作,搭建科研服务对接平台,鼓励开展校企、校地合作,帮助企业解决科技成果应用、推广和服务问题,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激励企业进行精深加工产品及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创新。
牵头单位:工信局
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文旅局、科协、融媒体中心,第三方承接企业、县域有关企业。
(五)三产融合提升工程。打造一批与“建宁五子”公共品牌相适应的文化、旅游产品,丰富产品供应,提高旅游产品质量。依托建宁“闽水之源、闽地之母、闽山之巅”福源资源优势,打造“建宁五子”四季赏花产品体系,优化“莲海画廊 赏花之旅”“四季森林 生态之旅”“不忘初心 红色之旅”“原乡田园 亲子采摘之旅”等4条“建宁五子”旅游精品线路。开展“建宁五子·我在闽江源头有棵树”果树认养助农促消费活动、生态体闲果园和茶园评选与创建、发展果茶园户外健身及小木屋民宿与餐饮等项目。以“建宁五子”为主题,举办“花海跑”“花海骑行”“为荷而来”中国建莲文化旅游嘉年华、金铙山之光暨建党100周年摄影大赛、全民健身活动、文艺演出等系列文旅活动。加大区域联合营销和展会推介宣传营销力度,借助三明绿色旅游联盟、旅博会、文博会、林博会等省、市推介会参展平台,设计“建宁五子”旅游宣传广告,提升“建宁五子”旅游品牌影响力。
牵头单位:文旅局
责任单位:宣传部、发改局、融媒体中心、财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第三方承接企业。
(六)实施认证认可工程。鼓励企业开展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能源等管理体系认证,重点抓好节能、节水、低碳、环保、信息安全等领域的认证推广,推动企业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和国际化。大力推广有机产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和良好农业规范(GAP)等认证。推动企业诚信自律,践行质量承诺,以认证认可带动技术、产品、服务“走出去”。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加强商标注册,扩大注册商标总量。加强商标品牌化进程,推动商标向知名品牌跃升,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自主商标、驰名商标。
牵头单位:市场监管局
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工信局、文旅局,县域有关企业。
(七)实施人才提升工程。依托现有的组织、人社、农业、商务人才培训渠道,委托第三方开展人才培训,帮助企业培育一批品牌创建、品牌策划、品牌推广、品牌营销、产品追溯等方面的专门人才;加强新型农业企业、经营者和新农人培育力度,鼓励开展对外交流合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提升县品牌办人员业务技能,为县域品牌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牵头单位:人社局
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工信局、文旅局、财政局,第三方承接企业、县域有关企业。
(八)实施区域公共品牌营销拓展工程。整合完善产品供应链,建立健全仓储配送体系;统一开通“建宁五子”公共品牌微信公众号、抖音官方号,搭建天猫、京东、苏宁、唯品会等线上平台旗舰店、线下体验店,统一页面风格设计、图文视频宣传;定期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种专业展会,帮助企业在北上广深对接拓宽产品营销渠道,“建宁五子”公共品牌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数据明显提升。打造以建宁通心白莲、建宁无患子、建宁玉梨、建宁生态旅游为主要产品的区域公共品牌创建、宣传、推广、销售典型案例,做到可复制、可推广。建设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降低快递物流成本,拓展电商销售渠道,将传统单一化的销售模式转变为多元化销售,使生产者直面消费者,减少中间环节,倒逼农产品种植标准的提升,使生产者的品牌意识、质量意识提高。
牵头单位:工信局
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文旅局、财政局、发改局,第三方承接企业、县域有关企业。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成立建宁县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附件2),由县委主要领导担任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定期听取工作汇报,研究工作推进机制,帮助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建立健全领导班子议事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各有关牵头单位、责任单位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要定期分析研判本单位在推进品牌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制订明确推进措施。要强化部门协作,建立协调机制,主动站位,主动履职,确保品牌建设取得实效。
(二)落实经费。县财政局要设立区域公共品牌建设专项资金,用于区域公共品牌创建、宣传、推广、营销和企业扶持等工作;县工信局、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文旅局、林业局要整合部门项目资金,用于支持县域公共品牌建设,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成效;县发改局要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提高县域有关企业参与品牌创建工作的积极性,从企业产品品牌创建、产品营销推广上拿出一定的资金共同参与区域公共品牌创建工作,推进形成区域公共品牌与企业品牌共同提升的有利局面。金融机构要创新产品和服务,对参与区域公共品牌建设的企业在投资担保、融资信贷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
(三)强化队伍。抽调有关人员组建县品牌建设工作办公室,设在工信局,做好品牌建设日常工作。重点推进各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定期收集各有关单位工作进展情况,督促重点工作的推进和落实。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村级协管员管理制度,强化村级协管员对生产主体的追溯建设的监管。加强与第三方承接企业对接沟通,协调建立日常工作机制,落实对第三方承接企业的监督管理职能,确保议定事项逐一落实,设定目标有序实现。
(四)监督激励。定期督查各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品牌创建目标完成情况,用好督导考核结果,抓好整改落实,确保品牌建设工作落到实处。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各单位要对县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在评先评优、职称评聘、职级晋升、选拔任用等方面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考虑。
附件:1.“八大工程”建设项目安排表
2.关于成立建宁县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的通知
附件1
“八大工程”建设项目安排表
序 号 |
工程类别 |
项目名称 |
主要建设内容 |
完成时间 |
牵头单位 |
1 |
品牌形象提升及应用工程 |
“建宁五子”公共品牌形象提升及应用项目 |
采取招标方式确定第三方承接企业(时间:2021年5月前),加强与第三方沟通对接,完善品形象策划,挖掘品牌内涵,构建“建宁五子”多渠道应用场景模板(2021年7月)。结合农业、文旅、宣传需求制作一批短视频、宣传模板,加强与县域莲企业合作,推动莲产品相关应用(2021年12月) |
2021年12月 |
工信局 |
2 |
品牌宣传推广工程 |
社会宣传 |
1.由第三方企业统一设计“建宁五子”公共品牌VI形象,确定品牌宣传标语和广告图片。 |
2021年6月 |
宣传部 |
2.在车站、商场、农贸市场、电影院等公共场所,通过户外广告牌、海报、LED屏等进行宣传。 |
2021年8月 |
||||
3.与第三方企业合作拍摄“建宁五子”公共品牌宣传片,重点融入“建莲”主题元素。 |
2021年12月 |
||||
4.通过户外LED屏、电视、网络平台等多种渠道播放公共品牌宣传片。 |
2021年12月 |
||||
5.第三方企业合作参与举办“建宁五子”全国短视频大赛,以“建莲”为重要主题。 |
2021年12月 |
||||
6.由第三方企业加强与阿里巴巴、腾讯、今日头条、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合作,在APP开启界面、弹窗等网络媒介投放区域公共品牌宣传广告。 |
2021年12月 |
序号 |
工程类别 |
项目名称 |
主要建设内容 |
完成时间 |
牵头单位 |
2 |
品牌宣传推广工程 |
社会宣传 |
7.由第三方企业在微博、抖音等头部流量媒介上组织策划与“建宁五子”公共品牌相关的,特别是与“建莲”主题相关的话题宣传。 |
2021年12月 |
宣传部 |
8.开展以“建宁五子”为主题的文艺作品创作,以“建莲”主题为重点,通过文学、绘画、摄影等方式宣传品牌形象。 |
2021年12月 |
||||
9.在各级、各单位的文艺演出中融入区域公共品牌元素。 |
2021年12月 |
||||
10.开发反映“建宁五子”公共品牌内涵的培训课程 |
2021年12月 |
||||
新闻宣传 |
11.建立各级各类网络传播平台,积极发动全县干部职工、外地乡贤、企业家等共同参与区域公共品牌宣传。 |
2021年5月 |
|||
12.利用建宁新闻网、建宁融媒体客户端、广播电视、官方微博、微信、抖音平台等本地媒体开设“建宁五子”公共品牌专版专栏。 |
2021年5月 |
||||
13.持续自主采编“建宁五子”品牌相关内容,特别是关于“建莲”主题的宣传报道,在市级以上媒体刊登。 |
2021年12月 |
||||
14.积极对接市级以上媒体,邀请记者来建宁调研采访,推出一批与“建莲”品牌相关的报道作品。 |
2021年8月 |
||||
15.健全融媒体作品生产创作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本土新媒体人才的创造力和影响力。开展“我为建宁代言”竞赛活动,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共同推介“建宁五子”公共品牌。 |
2021年12月 |
||||
16.团结本地自媒体大V、网络红人、电商达人,在其作品中融入区域公共品牌宣传内容,以“建莲”主题为重点。 |
2021年12月 |
序号 |
工程类别 |
项目名称 |
主要建设内容 |
完成时间 |
牵头单位 |
3 |
品牌标准提升及追溯体系工程 |
强化品牌支撑 |
1.落实生产主体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证/追溯凭制度,覆盖率达100%。2.实施标准化生产,实施合格证追溯制度为基础的建莲标准化生产示范面积1万亩, 带动全县。其中2021年在均口、濉溪、黄埠、客坊等乡镇建立核心示范片2000亩,推动莲子企业制定产品企业标准。3.培育壮大龙头企业,至2025年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4.巩固现有的16家物联网企业、新建2家物联网企业。对于有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新获省、市、县级龙头企业给予一定奖励。 |
2021年5月—— 2025年12月 |
农业农村局 |
突出品牌宣传 |
1.推动“福建建宁千年建莲农业系统”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性打造建莲农业文化展示窗口。2.每年组织企业参加农交会、绿博会(有机博览会)和其他农业展示会,福州“6.18”和厦门“9.8”投洽会等。3.在福州、厦门、广州、上海等在设立建宁农产品品牌展示窗口,宣传推介建宁品牌。4.通过“县长带你买好货”、现场直播等形式,多渠道宣传推介建宁农产品。5.在宣传过程中要突出产品生产、销售有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管理。 |
2021年5月—— 2021年12月 |
农业农村局 |
||
建立推进机制 |
1.加大扶持力度,每年提前安排专项资金,推动建宁农产品企业走品牌化发展之路。2.建立健全农产品监督平台,全面建立农产品可追溯体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3.充实农业领域人才队伍,开展农业产业绿色发展培训、品牌营销、行业标准制定等服务工作,促进建宁农业产业品牌化发展。4.加强品牌认证与奖励,对企业申报(续展)绿色食品和申报(再认证)有机食品进行奖励,提高企业品牌信誉度。5.在生产主体奖励时,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管理作为先决条件之一。 |
序号 |
工程类别 |
项目名称 |
主要建设内容 |
完成时间 |
牵头单位 |
4 |
实施科技创新工程 |
持续推进科特派工作 |
搭建政、科、企科技服务对接平台,围绕科技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构建服务区域公共品牌建设的人才和技术支撑,提升企业品牌市场竞争力。 |
2021-2025年 |
工信局 |
5 |
三产融合提升工程 |
优化旅游线路 |
优化“建宁五子·莲海画廊 赏花之旅”旅游精品线路。提升改造坪上莲海梯田、修竹荷苑和西门莲塘等涉莲景点。拓展以莲为主题的农旅观光点、观光工厂。 |
2021年12月 |
文旅局 |
举办旅游活动 |
以“建宁五子”为主题,举办“为荷而来”中国建莲文化旅游嘉年华。 |
2021年7月 |
|||
加大营销力度 |
设计“建宁五子”旅游宣传广告,在三明绿色旅游联盟及省、市推介会等平台推广,加大区域联合营销和展会推介宣传营销力度。 |
2021年12月 |
|||
农旅结合 |
开展生态体闲果园和茶园评选与创建、发展果茶园户外健身及小木屋民宿与餐饮等项目。 |
2021-2025年12月 |
序号 |
工程类别 |
项目名称 |
主要建设内容 |
完成时间 |
牵头单位 |
6 |
实施认证认可工程 |
认证认可及品牌培育工程 |
1.帮助鼓励企业开展认证认可,指导建宁县嘉源食品有限公司、福建禾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福源建莲开发有限公司开展管理体系认证,促进企业提档升级。 |
2021年12月 |
市管局 |
2.指导帮助福建明一生态营养品有限公司开展一系列管理体系认证,指导帮助企业至2021年6月份完成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良好生产规范(GMP)认证、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认证;至2021年9月份完成BRC标准认证、IFS标准认证;至2022年6月企业完成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诚信管理体系认证;至2022年12月企业完成CNAS认可、有机认证,健全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
2022年12月 |
||||
3.指导建宁县胜威种业有限公司开展管理体系认证,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
2022年12月 |
||||
4.全覆盖走访县内“五子”产业涉及的生产加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营销大户等市场主体,帮助企业挖掘优势资源,指导帮助企业和行业申请注册商标和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等,启动“建宁县马铃薯”申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工作,力争2022年12月前成功获批。 |
2022年12月 |
||||
5.加强县内检验检测服务能力建设,完成县质量计量检测所燃气表检定装置建标项目,力争2022年底前顺利通过上级考核验收,为企业质量提升提供技术支撑。 |
2022年12月 |
||||
6.指导服务福建省福源建莲开发有限公司制定“建宁通心白莲”的企业标准,福建同越管件有限公司制定“中央空调分支器”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争取标准制修订的话语权。 |
2023年12月 |
||||
7.指导帮助福建禾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第十批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年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确保项目在2023年顺利通过省上考核验收。 |
2023年12月 |
序号 |
工程类别 |
项目名称 |
主要建设内容 |
完成时间 |
牵头单位 |
7 |
实施人才提升工程 |
电商人才培训项目 |
采取招标方式确定第三方承接企业,围绕县域企业转型升级、电商示范应用、新媒体、新渠道、产品营销、产品追溯等持续开展电商人才培训,为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
2021-2025年 |
工信局 |
8 |
区域公共品牌营销拓展工程 |
农产品供应链项目 |
鼓励承接区域公共品牌运营企业和参与区域公共品牌建设的县域企业完善产品初加工设施设备,提升标准化水平,完善产品供应链,县工信局给予一定资金奖补。 |
2021年12月 |
工信局
|
企业参展参会项目 |
鼓励企业参加各种专业展会,对参展企业给予相应的展位费用补助。 |
2021-2025年 |
|||
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线下体验店建设)项目 |
以奖代补方式,给予企业建设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线下体验店扶持。 |
2021年12月 |
附件2
关于成立建宁县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工作
领导小组的通知
为进一步提升我县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工作,做好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工作的牵头抓总、研究谋划、统筹协调、组织推进,推动建宁高质量发展超越,决定成立建宁县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组成人员、工作职责如下:
一、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及工作职责
1.组成人员
组 长:廖金辉 县委书记
第一副组长:陈显卿 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
常务副组长:郭 斐 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副 组 长:陈一龙 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连云进 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李样生 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姜炜根 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成 员:张宇东 县委组织部副部长
王华耀 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陈俊铭 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
郑 文 县财政局局长
邹晓英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
揭重阳 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张美娥 县文体和旅游局局长
祝俊元 县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书记
姜景魁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吴建清 县林业局局长
薛 军 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常务副主任
郭忠双 县科协主席
余忠文 县供销社主任
丁 斌 县融媒体中心副主任
2.工作职责
(1)统筹品牌建设工作。
(2)制定工作原则和工作思路,指导工作总体方案的制定及最终方案的审批。
(3)审定品牌建设总体实施方案。
(4)研究并确定工作过程中涉及的重大事项和问题。
二、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及工作职责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品牌办”),办公地点设在县工信局,从相关单位抽调若干人员脱产到品牌办工作。
1.组成人员
主 任:陈俊铭 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
副 主 任:代文明 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
成 员:李 琳 县委办副主任
陈双淇 县政府办副主任
熊昌盛 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黄贵春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高虹艳 县文体和旅游局副局长
苏建生 经济开发区副主任
颜朝威 县委组织部干监室主任
黄守超 县网络信息服务中心主任
谢世雄 县委宣传部科员
魏英辉 县建莲科研技术推广中心主任
吴景栋 县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站长
艾之诚 县工业和信息化局电子商务与信息股股长
鄢秋文 县工业和信息化局科技发展股股长
张东龙 县财政局企业股股长
吴 江 县发展和改革局办公室负责人
陈 东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事管理股股长
吴 静 县文体和旅游局旅游管理股负责人
张施远 县海峡站站长
邹立忠 县供销社业务科科长
黄莉宾 县科协办公室主任
黄平柳 县融媒体中心总编室副主任
黄国胜 县融媒体中心网络组副组长
罗银华 县建莲科研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
2.工作职责
(1)负责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工作的具体组织、策划与实施,制定工作计划、起草文件、组织会议及相关调研。
(2)了解掌握各项任务完成进度,安排、协调、督办领导小组职责范围内的各项工作。
(3)负责相关工作的联络和协调,收集整理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报领导小组。
(4)负责第三方专业合作机构的沟通、协调和管理。
(5)负责项目资金,平台财务,资产管理。
(6)负责协调办理领导小组交办的各项工作。
(7)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员因工作或职务发生变动,均由接任者履行相应职责,不再另行发文。
三、工作机制
(一)责任机制。按照具体工作方案,将目标任务细化到月、到旬、到周,分解到具体单位、具体责任人,制定详细的任务清单,动态更新进展情况。各部门要围绕工作目标,统筹好进度安排,把每一天的任务都具体化、清单化、指标化,制定可操作、可量化、可考评的目标和责任清单,形成“一周一旬定清单、一月一季度对账单”的责任机制。
(二)会议机制。各成员单位向领导小组提交工作月报表,领导小组每月召开工作会议(或根据需要召开会议),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进行研讨,回顾和反思前一阶段工作,并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由组长召开并主持,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会议的筹备和组织工作,并形成会议备忘录,备忘录以县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名义编发,与县委、县政府会议备忘录具同等效力。
(三)决议机制。涉及领导小组职责范围内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及时了解工作进展情况,有阶段性成果之后,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进入决议阶段的事项,有组长召集会议,听取领导小组办公室或第三方专业合作机构的汇报并作出决议。对领导小组会议作出的决议、安排和部署,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推动和第三方专业合作机构贯彻落实,并跟踪督办。
(四)调研机制。领导小组职责范围内的事项,或品牌建设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成员可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专题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供领导小组做决议时参考。
(五)奖惩机制。加大考核力度,对“单”督查落实、对“单”销号完成、对“单”考核奖惩,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全县各部门各单位年度绩效考评的重要依据。其中,抽调到品牌办工作的人员,在评先评优、职称评聘、职级晋升、选拔任用等方面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考虑。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