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深挖红色文化资源 绘就乡村振兴华章

日期:2021-11-04 08:34 来源:学习强国、建宁县融媒体中心、建宁县黄坊乡人民政府
| | | |

  近日,三明市建宁县黄坊乡将上村委会主任张民一和讲解员何毅楠带领记者走进中央苏区建宁保卫战陈列馆,了解乡里的红色文化、红色历史。

  “村里发展了红色旅游后,每天都有不少游客前来打卡游玩。”张民一说,如今能有这番热闹景象,在以前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据了解,自今年6月开馆以来,陈列馆共接待周边县市游客80多批,共计2000多人。除此之外,通过打造红色研学基地,大批市、县团队来这里开展党建活动。

  和以往的低调沉寂不同,如今的将上村红色氛围浓厚,村民们开始在家门口售卖农特产品,开办民宿、农家乐等,增收致富有了新保障。

  “现在好了,村子热闹了,老百姓增收渠道拓宽了,生活也更有盼头了。”看着村里的变化,村民张柏生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一花独放不是春”,将上村深挖红色资源开发是黄坊乡深挖“红色+经济”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建宁县黄坊乡紧抓建党百年良好机遇,积极做好中央苏区建宁保卫战陈列馆、将军殿战役指挥部旧址、杨坡寨战斗等红色遗址修缮工作,推动五大战斗遗址的保护和“少共国际师”革命历史文化的传承,让红色资源在传承赓续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因地制宜,依托动车站等优越区位条件,通过有效整合各村红色文化、绿色农业资源,打造红色品牌,积极探索“研学+”发展新模式,推动研学教育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有了红色招牌,乡村振兴的路子更宽了许多,一些企业也慕名选择到黄坊落户安家,将红色资源的开发和乡村振兴进行了再度融合。”黄坊乡党委宣传委员黄必华告诉我们。

  眼下,在黄坊乡武调村的长盛花卉种植基地里,总经理邱远才正在指导工人们打理花草。

  基地主要种植非洲菊、玫瑰等花卉品种,利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实现全年花卉产出,不仅带动了武调村的经济发展,还为当地村民提供了20多个工作岗位,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利用黄坊乡的红色研学优势,将花卉基地和红色研学结合在一起,让研学团队在接受红色教育的同时,能够收获插花、种花草等的乐趣。”邱远才说。

  深挖红色文化资源,绘就乡村振兴华章。建宁县黄坊乡将党史学习教育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结合,通过整合资源连片建设,形成集参观、学习、旅游等功能于一体,具有革命传统体验、红色精神传承、绿色休闲观光等功能的红色主题旅游线路,让当年的“革命路”变成新时代的“振兴路”。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