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改善医疗环境 补齐民生短板 | 我为群众办实事

日期:2021-12-13 08:26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福建频道
| | | |

  12月10日,随着最后一批住院病人的顺利转运,建宁新建县医院搬迁工作圆满收官。

  据了解,建宁新建县医院位于县图书馆东侧,将军路36号,总建筑面积5.74万平方米,总投资4.65亿元,包括住院楼、医技楼、门诊楼、急诊楼、感染性疾病楼、精神卫生楼、行政楼等。

  走进新建县医院,“幼儿园”式的儿科、智能化的自动分药机、分布在各个角落的自助服务终端、人性化的停车服务,整个医院功能区清晰明了,环境干净整洁,让人倍感舒适。

  

  新建县医院是建宁县委、县政府为民办实事的一项重点民生工程,总床位数达580张,日门诊量1000人次,交通便捷,车位多,新老城区居民均可方便到达。新建县医院顺利投入使用,极大地改善了该县的诊疗环境,补齐卫生事业短板。

  项目建设伊始,建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主动与对口帮扶单位交流沟通,定期汇报项目建设进度,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争取多方支持。省纪委监委、省直对口帮扶部门多次深入项目现场实地调研,推动项目建设,提升医疗“硬”实力。

  同时,结合实际,兼顾中长期发展,突出便民、亲民、近民的就医体验,新建县医院通过识别性颜色的分区分项导标、分布各个角落的自助服务终端、一站式布局的服务理念、个性化的病房和等候设计、人性化的Z台服务和花园式的康复体验,打造了简洁、温馨、静淡的就医环境,提升医疗“软”实力。

  “现在好了,以后看病再也不用考虑有没有地方停车了。”建宁县居民张阿姨为新医院的快速搬迁点赞。

  新建县医院快速搬迁,提升医疗综合实力,是建宁县深化医疗改革,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

  今年以来,建宁县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和发扬“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坚持一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一手抓医改落实,打出了一套医改创新的组合拳。

  开展慢病一体化攻坚行动。创新开展慢性病管理“一三五”工作机制和慢性病一体化管理资源下沉活动,截至10月31日,全县累计开展高血压患者一体化管理1937人,糖尿病500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163人。开展健康行为干预11352人次,健康随访9846人次,双向转诊1004人次。通过“一体化”规范管理,县总医院和各乡镇分院分工协作,实施规范化诊疗和个性化行为干预等有效管理,高血压等慢性病引起的并发症住院、致残、致死率较往年明显下降,慢性病得到有效的预防和控制。

  家庭签约服务工作持续推进。做实做细签约服务管理,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把贫困人口优先纳入家庭医生签约范围,实现应签尽签,做到“签约一人,履约一人,做实做细一人”。全县共组建家庭医生团队91个,149名团队成员参与,为5534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含省定标准以下贫困人口)签订了个性化的签约服务包,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率100%。

  在新医院建设智能无感防疫管理系统。为继续做好新医院新型冠状病毒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防范发生院内交叉感染,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医务人员、患者、陪护人员的管控,对病区相关人员出入进行有序管理,在新医院重要出入口建设了智能无感防疫管理系统,建设无感门禁、访客系统、腕带码无感系统、住院部无感陪护系统。共设立10套闸机,建设12套门禁。所有人只需通过刷八闽健康码、国通码、身份证、医保卡、人脸识别等多种方式出入院区。

  无痛胃肠镜项目从无到有。在永安总医院大力支持下,无痛胃肠镜项目在县总医院开展起来,改变了过去群众做无痛胃肠镜都要去外县或地市级医院的窘境,极大方便了患者。截至10月中旬开展无痛胃肠镜692例,完成息肉治疗135例。县医务人员在专家团队指导下已能够独立开展无痛胃肠镜的检查和治疗。

  强化基础夯实,落实便医便民服务措施。县域六大中心建设完成投入使用。目前县域“六大中心”中的病理、心电、远程会诊、医学影像中心(超声诊断)、临床检验中心和消毒供应中心已投入使用。今年以来,共开展远程心电诊断727例,开展远程教学培训30场,培训医务人员1450多人,开展远程影像会诊1348人次。

  ……

  人民群众是医改得最终检验者,医务人员是医改的直接实施者,医患双方的实际感受和实际行动是医改成败的“金标准”。下一步,建宁县将以新建县医院搬迁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届六中全会和省、市党代会精神,扎实推进“六大工程”实施,为建宁建设新时代健康保障体系,建机制、补短板、谋创新,推动医改再出发。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