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县“我为群众办实事”优秀案例展示(五)
县人民政府:着力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一、实施背景
建宁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中小微企业发展及其对实体经济产生的重要影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由于中小微企业固定资产少、发展规模小、利润创造空间不足等原因,在融资方面存在不少困难。针对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县人民政府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通过用好政策工具、创新金融产品、降低融资成本、化解不良贷款等措施,着力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二、主要做法
用好政策工具。充分利用再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等政策工具,引导地方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缓解个体户还本付息、担保难压力。2021年,建宁县累计发放支农再贷款3700万元、支小再贷款500万元、扶贫再贷款展期7000万元,对561户个体工商户发放优惠利率贷款5102万;为528户个体工商户1.02亿元贷款进行延期,为351户个体工商户发放信用1166万元贷款,用好用足信贷政策工具,精准支持普惠小微企业发展。
创新金融产品。立足县域产业发展情况,以满足中小微企业资金需求为目标,指导金融机构创新推出“小微贷”“小微水滴贷”“烟商贷”“商户e贷”等专属信贷产品。其中建宁农信社针对中小微企业信贷需求“短、平、快、急”的特点,推出“万通宝·小微贷”,累计已发放贷款823户,金额4.88亿元。农行建宁支行以农贸市场为核心,辐射周边商户,创设“农贸e贷”产品,累计已发放贷款87户,金额847万元。
降低融资成本。引导各银行向实体经济让利,落实中小微企业纾困专项贷款政策,在存量贷款定价基准转换工作完成的基础上,继续深化贷款基础利率改革,促进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稳中有降,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解决企业还款后顾之忧。截至2021年11月末,建宁县各项贷款加权利率为5.47%、同比下降0.46个百分点,其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利率为5.33%、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累计为个体工商户节省利息支出1591余万元。此外,县政府积极推进化解不良贷款,2021年全年共处置不良贷款1.44亿元,将不良贷款率从最高2.11%压降至年末0.95%,为中小微企业创造了良好的金融营商环境。
三、工作成效
截至2021年末,建宁县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约20.93亿元,同比增长22.90%,有效提高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切实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激发释放市场活力。
县水利局:实行专业化管护促进农村安全饮水长效发展
一、实施背景
近年来,建宁县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兴建了大量的农村饮水工程,农村居民的饮水条件得到很大的改善,但是由于“重建轻管”导致原先水源工程养护不到位,发挥不出原有效益。经过深入调研,县水利局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将“解决农村饮水管护问题”作为重点建设项目,积极探索实施农村饮水维养机制改革,通过委托第三方专业公司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维修养护服务,项目涉及全县403处饮水工程日常维养,通过专业化管护,提升水质质量。
二、主要做法
详细摸排,统筹规划。县水利局派出技术人员对全县所有农村饮水工程进行摸排调查,按工程规模、现状使用、管理模式等情况,将工程分成三类,制定详细的年度实施计划,并按照集镇、千人村优先、破损严重地点等先行维修原则进行维护。
突出重点,精准施策。规划期间,要求每位设计人员下沉到每一处工程点,针对全县403处农村饮水工程存在的具体问题逐一制定管养方案,并按照18个重点村、10个千人村、375处普通村分化维修服务,力争精准施策。
多方联动,从严考核。在第三方维修养护服务公司在实施完成每个阶段的任务期间,要求建立完整的维修养护记录台帐,并附相关的对比照片,由工程所在村委签定确认后,再由乡镇水利站复核,报局水利站备案。水质检测考核由县疾控中心或农村饮水安全检测中心随机抽取管护点的水样,经检测合格率达80%以上方可通过验收。
三、工作成效
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县水利局坚持问题导向,立足群众需求,结合行业实际,认真将“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突出抓手,取得明显成效。目前,通过试点推进委托第三方专业公司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维修养护服务的这一创新做法得到市水利局的充分肯定,在建宁县召开全市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现场交流会议,向全市推广实施。2021年完成403处饮水工程日常维养,水质合格率均达80%以上,有效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溪口镇:绘就生态新画卷连通做活“水文章”
一、实施背景
为解决河道变成“死水沟”“垃圾池”,河道基本功能丧失,严重影响农村环境和老百姓生活等问题,溪口镇立足当下、着眼未来、科学谋划、综合施策,探索实施了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模式,积极开展农村水环境治理和水系连通工程,推进水系连通项目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果。
二、主要做法
压实责任管理,保障进度推进。溪口镇领导高度重视,项目开工以来先后多次赴现场加强指导,定期召开调度会、推进会,加强沟通协调,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反馈问题、解决问题;项目参建各方齐心聚力,按规程规范要求做好工程质量检测,确保工程质量,按序时进度有序、高效超进度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已全部完成设计的建设任务,工程A标段完成造价初步结算约2075万元,工程B标段完成造价初步结算约1960万元。
强化生态效益,绘就生态蓝图。在日常督导中,溪口镇坚持科学性、前瞻性与可行性、系统性的有机统一,通过各项工程的强力推进,突出系统治理、综合治理、生态治理,提升河湖水环境质量;高位推动、多措并举,实现水域岸线并治,修复河道空间形态,提高河道抗洪、泄洪能力,构筑了更为安全的防洪、水生态和水资源保障体系。
聚焦百姓福祉,释放惠民红利。水系连通项目坚持为民服务,改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之余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环境整治,将水生态修复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盘活乡村丰富的人文景观,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力争将溪口镇杨林溪打造成“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安全、生态” 的健康河流,促进建设“醉美闽江源、畅享幸福河”的生态经济综合体, 树立典型山区河流治理示范样板。
三、工作成效
通过改善杨林溪河道行洪排涝功能,修复河流空间形态,提升农村水环境质量,结合两岸田园风光及人文景观,打造安全、生态、景美、人文的农村水系,推动溪口镇特色农业发展、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构建杨林溪流域为生态农业清新花乡区的示范,切实增强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