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提示】谨防“高考志愿填报指导”陷阱

日期:2023-06-02 09:17 来源:建宁县农业农村局
| | | |

  临近高考,志愿填报指导也成为热门“生意”,从数百元的智能填报,到上万元的“一对一”指导,任由家长选择。然而,有些所谓的“高考志愿规划师”或“生涯规划师”,其实是花钱买来的头衔。

  十年磨一剑,一招试英雄,高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未来的职业方向、决定着人生命运。填报好高考志愿,考生得以成功进入到心仪的高校,就有更多机会赢取美好未来。每一年的高考生家庭都面临着“志愿填报”这一挑战,但绝大多数考生和家长都不够专业,他们不了解院校、不了解专业、不了解规划,从而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多少有些迷茫,有的甚至出现高分低报或者惨遭滑档,以致于抱憾终身。

  有人说“七分考,三分报”,填报志愿这个“技术活”让考生和家长头痛,产生了市场需求,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服务机构便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专家咨询服务、大数据护航,很受欢迎。但是,这些机构鱼龙混杂。有的工作人员仅培训三四天就“速成上岗”;有的工作人员只通过查数据,就盲目推荐;有的工作人员虽有教育行业背景,但仅凭个人经验,欠缺数据分析和理性判断,难免会出现失真、失准的情形……即便有些机构提供的服务并不专业,但他们对考生家庭的收费却很“专业”,“忙一个月够吃一年”。家长与考生务必增强防范意识,有关部门从未发放过“高考志愿规划师”这类职业资格证书,若对此信奉不疑,很可能会上当受骗。

  既降低录取风险又减少分数浪费,避免高分落榜和高分低就,被最理想的院校和专业录取,努力实现“最优选择”和高考分数的“价值最大化”,是考生家庭的最大愿望。志愿填报需要下功夫,但不能过于依赖市场服务。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推进,考生面对大学和专业的选项越来越多,许多高校对大学生转专业越来越开放和包容,志愿填报“一报定终身”的格局已逐渐被打破。而且,当下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将来或许就变“冷”了,而一些冷门专业反而可能会“逆袭”。因此,对于高考志愿填报,考生家庭不要过分寄希望于咨询机构,还是要根据考生的爱好、实力等自行把握,建议从高一选科开始,学生和家长就要考虑未来的专业方向,关注各校的招生录取要求,掌握更多主动权。

  教育部去年就曾开展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活动专项治理,要求各地教育部门会同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对开展高考志愿填报咨询的教育咨询机构、校外培训机构等进行全面排查,严肃查处经营不合规、服务不规范、收费不合理等问题。伴随高考临近,期待相关部门提前谋划,加强对相关市场的治理及案例警示,为考生家庭指点迷津。

  高考志愿填报辅导属于新兴市场服务,目前还缺乏规范。这个领域的专业性很强,对从业者的政策把握能力、视野、专业素养和人际技能等要求很高,不是看几本书、参加几次培训就能养成的。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引导,建立并不断完善服务规范、制定从业标准等;同时做好信息整合,并通过更便捷的方式向公众公布。

  来源:浙江日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