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案例】做好第一书记 从守诚信开始

日期:2023-09-25 09:53 来源:建宁县黄坊乡
| | | |

  走进建宁县黄坊乡将上村,一条崭新平整的柏油路为村庄刷了新颜,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红色文化主题墙绘讲述着这里曾经的红色光辉,一批批前来研学观光的外地游客让红色研学迎来了新热潮……在将上村村民看来,村庄面貌能发生如此大的变化,离不开驻村第一书记郑魁的帮扶。

  

  2021年7月,受组织选派,郑魁从省纪委选派到将上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以来,他迅速转变工作角色,找准发展突破口,因地制宜发展红色产业,推动将上村走好新时代乡村振兴特色发展之路。将上村少共国际师红色研学基地先后获评“福建省红领巾校外体验示范基地”“三明市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入选中国青年运动史教育精品线路。在过去的近两年驻村工作中,他始终牢记自身的承诺,以诚信做好每一项工作。

  聚焦党建引领,筑牢战斗堡垒            

  “火车跑得快,要靠车头带”。驻村伊始,郑魁把建强支部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第一抓手”。结合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他坚持抓班子、带队伍,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通过走村入户、宣传动员,成功回引1名党员致富带头人返村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选优配强了“领头雁”,为革命老区村的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在驻村工作中,郑魁发现部分农村党员存在规矩意识不强、纪律观念淡薄等问题。作为一名纪检监察系统驻村干部的他,通过抓学习、立规矩、压责任、转作风,持续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通过建立每周三学习例会制度,集中学习党章党规党纪,督促村“两委”干部守纪律、讲规矩、严底线。为规范办事流程,做强做实基层监督,牵头梳理制定“十项”村级责任清单和小微权力廉政风险点,公开村级权力事项流程图,划定村干部履职红线20条,让权力在群众监督和制度约束下规范运行。“这样的做法很好,不仅扭转了党员作风,还提升了村干部队伍战斗力、凝聚力和公信力。”将上村党支部书记董贵明说。

  聚焦富民强村,发展红色产业

  “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如何致富,郑魁有着多方面的设想,经过实地走访,他很快找准了方向。

  “将上村是革命老区基点村,拥有丰富的红色底蕴,但前期挖掘和保护开发的力度还不够。”郑魁说。为了推动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他到村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邀请省里的专家团队实地考察调研,帮助编制村庄发展规划。他积极向上争取省级红色文化产业发展项目资金470余万元,立村标、修战壕、整立面,把黄坊乡少共国际师红色研学营地打造成为集党员干部培训、红色传统教育、户外劳动实践为一体的党史党性教育基地和学生研学实践营地。2022年以来,基地先后承接各级党政机关党员干部培训、主题党日活动、青少年研学实践教育等各类活动超6000人次,每年为村财创收5万余元,直接或间接带动当地村民就业50余人,真正实现以红色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此外,考虑到单个村产业发展后劲不足,郑魁积极争取乡党委支持,协调将上村与武调村、芦岭村等红色资源丰富的村组建红色研学党总支,串联中央苏区建宁保卫战陈列馆、将军殿指挥部旧址、杨坡寨战斗遗址以及吴高群烈士墓等四处现场教学点,形成“自古英雄出少年”红色文化品牌,打造一次性可服务承接800人的标准化研学营地,推进形成吃、住、研、学于一体的建宁县研学实践主营地。目前已有5家经济合作社与营地签订合作协议,预计可带动联建各村村财年均增收5万元。

  聚焦群众关切,办好民生实事

  “多想想、多走走、多聊聊,才能更懂村民们的需要,才能把劲用对地方。”深调研,勤入户,和老百姓“唠家常”,已经成为这个“90后”第一书记最在行的事情。

  在走访中,郑魁了解到将上村主街道历久失修,影响村民出行安全和村庄风貌后,他与村“两委”干部多次协商,决定对该路段进行“白改黑”改造提升。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拓宽升级的路段全长860米,预算达到了150万元,这让村党支部书记董贵明犯了难。“先干再说,资金不够我来想办法。”郑魁说。面对巨大的资金缺口,他多次前往省市部门沟通汇报,终于成功争取派出单位省纪委监委项目帮扶资金110万元、省社会科学院项目补助资金30万元以及省企业家联合会社会捐赠资金10万元。在多方努力下,将上村主街道“白改黑”全路段于今年3月正式通车,这条农村“窝心路”成为党和群众的“连心路”。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不能成为一句空话。”郑魁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驻村期间,他先后推动乡村两级投入资金210余万元,完成将上村机耕道及宅间道硬化、电灌站水利设备翻修、水源点专项治理、将上村风貌管控等民生工程。积极争取地质灾害点治理工程补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620余万元,有效解决群众生活出行、农田生产灌溉等问题。

  “未来,我们还计划在村里打造一个300-400平方米的公共休闲文化广场,让村民们可以在家门口享受到丰富的文化生活,让将上村的乡村振兴‘步步高’。”谈及未来规划,郑魁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