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案例】“小摊位”也有“大生意”,诚信经营就是最好的口碑
线上购物便捷的今天,黄埠乡农贸市场里的水果摊依然活跃,傅正阳的诚信经营撑起了小家、留住了顾客。小小一方摊位,却是他的水果大生意。
走进农贸市场第一眼就能看到他家的水果摊,摊位上摆放着各种时令水果,红橙的鲜艳色彩在一片绿油油的菜色中格外引人注目。摊主傅正阳正笑着招揽生意,“看看要点什么,香蕉糯的哦。”此时已是上午十点多,农贸市场依然熙熙攘攘,傅正阳称现在早已算是低峰期,“十点一过,人流量就下降得厉害,早上七八点的时候才是高峰,人来人往的。”
傅正阳早上三点就要出门进货,中午能休息会儿,晚上六点半左右开始收摊,用起早贪黑来形容这份工作毫不夸张。“农贸市场卖菜要起得特别早,不过我们卖水果也一样很辛苦。”一边说着话一边来了客人,傅正阳操着一句熟练的本地话,“阿姨,要点什么?”
包退包换,诚信至上水果的品质有问题,包退包换,甚至于有些客人觉得水果不甜,傅正阳也能立刻让步。在傅正阳与一位客人的微信聊天记录上能看到,客人称“老板,早上买的7块一斤的西瓜真的不好吃,昨晚吃了才知道。”傅正阳的回复也很坦然,“明天退给你或者换别的东西。”
经营小摊十余年,在如今电子商务的浪潮中仍能挺住,这就是傅正阳认定的自己的经营理念——诚信至上。无偿的退换有时候必然产生了一定亏损,傅正阳却有自己的看法,“各行各业都有损耗,客人觉得不好那我就给他换。”有生意来,无论大小,傅正阳总是一视同仁。一箱苹果也卖,一篮子车厘子的生意也做,一根香蕉也算是照顾生意,在他的眼里,生意不分大小,来者都是客。称重结账时傅正阳总是抹去零头,18.8元也收18元,客气又公道。当移动支付普及后,不少商贩认为收取零钱不再是一件麻烦事儿,小数点后的数字也总是不忘叮嘱客人补上,傅正阳仍然和气做生意,即使摊位前也挂上了微信支付的二维码,她依然爱抹零头、爱说谢谢。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