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案例】从“烂果山”到“花果山”:绿源果业的诚信筑基与科技兴农之路

【诚信案例】从“烂果山”到“花果山”:绿源果业的诚信筑基与科技兴农之路
日期:2025-05-30 15:46 来源:建宁县溪口镇
| | | |

   

  建宁县绿源果业有限公司,一个扎根闽北山区20余年的农业企业,用坚守与创新书写了一部“诚信绿源持续投入科技研发: 

  棚架栽培技术:投资130万元推广456亩棚架梨园,抗风能力提升,优质果率从70%跃升至95%,挂果量增加10%;

  专利研发:获15项国家专利,涵盖新型大棚水泥柱、取果夹等实用工具,其中“一种便于摘取黄花梨的取果夹”显著降低损耗;

  立企、科技兴农”的生动篇章。从连年亏损的困境到省级龙头企业,从濒临荒废的果园到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杆,绿源的蜕变之路,印证了诚信与科技的双重力量。

  一、诚信经营:质量安全铸就金字招牌

  连续17年绿色认证,守护“舌尖安全” 

  自成立以来,绿源果业将产品质量视为生命线。通过严格实施绿色食品生产标准,其翠冠梨、黄桃、猕猴桃等主力产品连续17年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并成为2017年厦门金砖会晤食材供应商。2024年,公司更入选全国首批农产品质量安全良好追溯监测试点,是福建省17家入选主体之一,标志着其质量管控体系跻身国家前列。

  全程溯源,打造透明供应链

  依托“一品一码”追溯系统,绿源实现从果园到餐桌的全程透明化管理。每一箱水果的二维码记录着生产环境、施肥用药、采摘包装等全流程数据,消费者扫码即可查验。公司还引入物联网技术,在果园部署温湿度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通过手机APP实时监控生产环境,确保每一颗果实的安全可验证。

  二、科技赋能:荒山变金山的逆袭密码

  十年攻坚,从亏损到盈利的蜕变

  2008年前,绿源果业深陷困境:品种老化、技术滞后,果园抛荒率达30%,企业连年亏损。转机始于福建省农科院专家黄新忠团队的科技介入。通过推广避雨栽培、水肥一体化、人工授粉等新技术,企业首年即扭亏为盈:产量达970吨,收入285万元,利润82万元。至2015年,产量稳定在1500吨,年利润超160万元,荒废的“烂果山”终成“花果山”。

  数字农业:应用“农气宝”APP实时监测果园微气候,远程调控喷淋、通风,实现精准种植。  

  三、责任担当:联农带农的共赢实践

  技术共享,带动千户果农增收

  作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绿源将诚信延伸至产业链协同。通过“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农户”模式,公司向周边865户果农免费培训疏导法修剪、病虫害防控等技术,带动1.5万亩果园改造。例如清流县台农2号蜜雪梨园,经绿源技术扶持后亩产达2500公斤,优质果率82%,农户亩收益超5200元。

  建宁绿源果业以20年坚守证明:农业企业的生命力源于对质量的敬畏、对承诺的践行。从濒危果园到国家追溯试点,从技术扶贫到联农共富,绿源不仅重塑了自身,更成为闽北水果行业的引擎。未来,公司将继续以“建绿”品牌为舟,以科技创新为桨,驶向国际市场竞争的蓝海,为乡村振兴注入蓬勃动力。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