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案例】诚信践于行,织密基层治理“平安网”

日期:2025-06-30 20:19 来源:建宁县溪源乡
| | | |

   

  溪源乡,综治办三支一扶人员余嘉伟凭借“言必信,行必果”的工作信条,成为村民心中化解矛盾的“定盘星”。初到综治办时,面对乡里错综复杂的矛盾纠纷,他立下承诺:“大家的事就是我的事,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   2023年深秋,余嘉伟接到村民黄大伯的求助。原来,黄大伯与邻居陈婶因门前排水沟修建问题争执多年,两家矛盾不断升级,甚至发生肢体冲突。余嘉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看着黄大伯愤怒的神情和陈婶委屈的泪水,他握着老人的手说:“给我三天时间,一定找到让两家都满意的解决办法。”

  为了兑现承诺,余嘉伟白天挨家挨户走访周边村民了解实情,晚上查阅乡规民约和相关政策文件,同时联系乡城建部门工作人员实地勘察。他发现,排水沟堵塞不仅影响两家生活,还存在雨水倒灌的隐患。经过反复沟通协调,他提出“由村里出资改建公共排水沟,两家各自负责门前区域维护”的方案。为打消双方顾虑,余嘉伟带着施工队现场测量、规划,连续三天蹲守在施工现场监督进度。当崭新的排水沟建成,王大伯和陈婶主动握手言和,还特意给综治办送来一面写着“诚信为民,调解有方”的锦旗。

  溪源乡外出务工人员众多,留守老人常遭遇电信诈骗。余嘉伟向村民承诺“守住大家的养老钱”,并挨家挨户签订反诈宣传承诺书。他白天走访各村张贴反诈海报、发放宣传手册,晚上利用村民闲暇时间,带着投影仪到村文化广场播放反诈案例视频。有次暴雨导致山路塌方,原定到石门村的反诈宣讲受阻,但余嘉伟为了不让村民失望,绕道两小时山路,踩着泥泞准时赶到村里。那次宣讲后,留守老人张奶奶接到冒充“孙子出事需汇款”的诈骗电话时,第一时间联系余嘉伟,成功避免了5万元的损失。

  在推进平安乡村建设中,余嘉伟承诺为村民安装的15处公共区域监控设备因物流延迟无法按时到位。为了不让村民觉得“政府说了不算”,他每天在乡公告栏更新设备运输进度,并协调施工队先完成线路铺设工作。当设备抵达后,他和施工人员加班加点安装调试,最终仅比原计划晚了两天就完成全部工程。如今,走在溪源乡的村道上,随处可见村民对余嘉伟热情打招呼:“小余说话算数,跟着他干,我们放心!”

  余嘉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诚信服务的诺言,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把平安送进千家万户,成为溪源乡基层治理画卷中一抹温暖而坚实的色彩。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