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案例】党群同心筑信巢 共享之家暖乡邻——伊家村“乐龄学堂”诚信治理实践

日期:2025-07-29 16:48 来源:建宁县伊家乡
| | | |

  

  盛夏的伊家村党群服务中心笑声盈门。这座由废弃村委楼改造的“共享之家”,如今日均服务老人孩童超120人次,成为全县基层诚信治理的鲜活样板。  

  空间再造,闲置资产变信用载体。面对村委楼闲置与养老育儿需求盾,伊家村党支部践行"资源活化"承诺,将废弃办公楼改造为多功能"共享之家"。建设中,党员带头拆院墙扩空间,工匠义务参与施工,村民捐赠书架桌椅,实现"零工程款浪费”如今日均服务老人孩童超120人次:乐龄学堂传唱戏曲,亲子区收藏书,老年助餐明厨亮灶。村民王阿婆指着捐赠公示墙:"干部说省下的钱全买书,承诺钉在墙上跑不了!"

  三单机制,党员亮星闭环履约党支部创新"群众点单一支部派单一党员接单"信用链,12名党员户挂牌亮诺,身份岗位双公开:墙面公示党员专长与认领的助餐送餐、课业辅导等8类岗位;承诺钩销制:169条"送餐不超时""修家电不收钱"等承诺,完成一例钩销一例;精准履约:家长反映绘本短缺,党员企业家24小时捐赠到位。机制运行一年解决"微实事"217件,党员承诺履约率达98.5%。

  乡风浸润,信用生态全民共建。党员践诺激发全民守信自觉,衍生两大信用场景:课堂诚信积分:退休教师开设"四点半课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可赚积分兑换文具;助餐阳光监管:老人组成"伙管会",每日查验食材采购单并公示溯源信息。

  伊家村以物理空间重塑信用场景,用党员践诺带动全民守信,证明:诚信不在宏大叙事,而在细小践履中生根发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