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案例】伊家乡:攻坚解民忧 诚信暖民心
伊家乡在基层工作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笔架村“古陆伊米”因道路不畅遭遇运输瓶颈,稻农丰产却可能减收;部分政务窗口存在“距离远、环节繁”等情况,影响服务质效。这些问题直接考验着政府能否兑现为民服务的承诺。为此,伊家乡以“一线攻坚”为载体,将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坚守诚信的核心实践。
精准施策,筑牢诚信根基
1. 破解产业发展梗阻:针对“古陆伊米”运输难题,乡纪委牵头组建“马上就办”小分队,联合多部门现场会商,争取资金240万元,完成7500米通组路和产业路硬化,打通农产品外销通道。
2. 健全问题解决机制:建立“纪委监督+站所联动+党员评议”机制,对照“作风问题、民生诉求”清单,查摆整改5项事项并全部办结,确保承诺落地。
3. 提升政务服务效能:针对“办事远、流程多”问题,推行“一窗通办、一人多岗”,8类81项事项实现“乡内通办”,办结时限压缩30%,让群众少跑腿、好办事。。
通过系列举措,伊家乡以实际行动践行对群众的承诺:“古陆伊米”预计亩产增收1000元,切实保障了农户利益;乡便民服务中心今年以来累计办件150余件,群众满意率达100%,政务服务效率与群众获得感显著提升。这些成果不仅有效破解了民生难题,更以“言出必行、行必有果”的作风,增强了政府公信力,为基层诚信建设注入了实干动力,让群众真切感受到诚信政府建设带来的实惠。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