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案例】建宁均口:国企联村以“诚信合作”赋能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来,均口镇聚焦毛竹林低产低效、经营管理粗放等问题,探索推进“镇属国企+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农户”的诚信合作模式——镇属国企以“足额出资、不抽离资金”立诺,村集体合作社以“规范出林、保障资源稳定”践诺,农户以“尽责出工、配合改造管护”守约,三方明确权利义务、信守合作承诺,对毛竹山开展水肥管理改造,力争通过三年诚信履约,助力毛竹产业提质提效,切实实现镇属国企、村集体“双增收”,兑现对农户“强村富民”的承诺。
日前,在岭腰村低产低效毛竹林改造示范片上,挖掘机在林农的指引下有序修建简易竹林作业道,严格按照合作协议约定的工程标准推进施工,不偷工减料、不拖延工期,为下一步新建蓄水池、铺设喷灌管网等工程打牢基础。这一举措正是国企与村集体、农户“信守承诺、务实推进”的直接体现,用实际行动履行前期合作约定。
“这条路修建后,竹林管理运输会更方便,接下来镇里还会按承诺修建滴灌和轨道运输系统,肯定能极大提升毛竹林效益。”参与改造的农户谈及合作前景充满信心,而这份信心正源于三方合作中“承诺必行、说到做到”的诚信底色——国企不打“空头支票”,按协议推进设施建设;村集体、农户全力配合,确保改造工作顺利落地,形成良性诚信互动。
据了解,均口镇将“诚信履约”贯穿产业升级全过程,把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与诚信合作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三轮驱动”,以1500亩低产低效毛竹林为试点示范,探索实施“基础设施改造+科学管护”技改工程。镇属国企严格信守“引入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承诺,按时足额投入资源,完善竹山水肥管理、道路、喷灌等设施建设,同时规范应用土壤复垦、生物防治等技术,杜绝“技术缩水、管理缺位”等失信行为,推动竹山经营从粗放型向集约高效型转型升级。
按照合作约定,改造后预计可实现竹材亩产值从400元向1400元目标迈进,这一收益预期并非“口头承诺”,而是国企结合技术测算、市场调研后给出的明确目标,全程接受村集体和农户监督。“我们不仅要把这片竹林改造成试点,更要按承诺在全镇逐步推广,不搞‘试点光鲜、推广落空’,切实通过诚信合作不断提升毛竹林产业质效,真正实现强村富民惠企的目标。”镇属国企相关负责人表示,三方将持续以诚信为纽带,坚守合作初心,让毛竹产业成为共同增收的“诚信产业”。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