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案例】黄秀珍:润心深耕育桃李 三十四载绽芳华
黄秀珍,中共党员,建宁一中政治高级教师,政治教研组组长。
9月8日,走进建宁一中高一(13)班的教室,只见黄秀珍正为学生深入讲解原始社会解体的原因与过程,“贫富分化的加剧,使氏族成员的地位越来越不平等,漫长的原始社会逐渐解体了……”她语言流畅、逻辑清晰,善于将抽象知识融于具体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氛围中掌握重点。
以爱育心 以心育行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自1991年踏上讲台以来,黄秀珍始终秉持“为学生成人成才奠基”的初心,以爱心为学生引路,以责任为学生护航。她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成长的陪伴者和心灵的守护者。
曾经有一位从外县转学至建宁一中的学生,因纪律松懈、成绩落后,逐渐成为班级中的“问题学生”。黄秀珍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她利用课后时间耐心与他交谈,并主动走进他的家庭。家访中发现,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仅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照料,学习和生活几乎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黄秀珍毫不犹豫,毅然承担起“临时家长”的角色:从清晨早读至夜晚自习,她亲自督促纪律、辅导课业;课余时间,她常常与孩子促膝长谈,倾听他的心声;孩子生病时,她更是亲自带其就医。她以爱育心、以心育行,静待生命的花开。终于,她的努力换来可喜转变——这位学生逐渐摒弃不良习惯,成绩稳步提升,跃居班级前列,并在高中毕业后成功考入了理想大学。
这样的事例,在她三十四年的教育生涯中不胜枚举。许多学生在毕业后仍念念不忘,寄信表达感激:“假如高中生活是一幅画,那您是我调色盘中最温暖的色调……”——这正是她以人格影响人格、用真情赢得真心的真实写照。
潜心教学 勇于实践
黄秀珍作为高中政治学科的优秀教师,不仅具备深厚的学科素养,更始终坚持教学方法的创新与进取。她深刻认识到,传统教学方式已难以完全适应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积极投身于教学改革的探索之中——从较早引入慕课、翻转课堂,到近年来熟练运用议题式教学、大单元整合教学及项目式学习等多种模式,持续追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为课堂教学注入活力。
在课堂教学中,为促进学生知识的融会贯通,黄秀珍注重创设真实情境,将课程重点融入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之中,增强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她还精心设计议题讨论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并由代表汇报成果,通过互动交流深化对课程内容的掌握。课后,她广泛搜集历年真题与优质习题,经过系统整合和精选,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拓展训练资源,帮助学生构建更完善的知识体系。这些新的教学方法,不仅扎实传授了政治学科知识,更显著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助力其全面发展。
在课堂之外,黄秀珍积极投身专业成长。她频繁参与各类线上线下的教师培训,持续吸收新的教育理念;主动关注教育专家与同行的公开课、公众号和专业平台,保持对前沿理论的敏感度;并通过观摩同事公开课,反思自身教学,不断查漏补缺。34年来,她以坚持不懈的研修态度推动教学水平稳步提升,实现教学方式与教育变革同步迈进。
因出色的教学实践,黄秀珍屡获殊荣,包括县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市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市微课比赛二等奖,并参与获得市思政金课一等奖。在她指导下,学生政治学科成绩持续位居前列,多人多次在省、市竞赛中斩获一、二等奖。
黄秀珍以坚定的教育信念、深厚的专业素养和温暖宽厚的育人情怀,始终坚守着立德树人的初心。她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用爱点亮学生心灵,以创新引领教学变革,展现了新时代优秀教师的专业风采与教育担当。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