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种业工作简报 2022年第18期

日期:2022-12-01 09:44 来源:建宁县农业产业园管委会谢文英
| | | |
 2022年第18期

(总第十八期)

【聚焦种业】

建宁:小稻种如何做出大文章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粮食安全,种业先行。

在福建三明市建宁县,到11月上旬,制种水稻全部收割完成。这些稻种经过筛选、烘烤等步骤,进入生产线,封装成小包,贴上标签后,将销往长江中下游乃至东南亚地区,为来年的粮食生产播撒下新的希望。今年最新数据显示,建宁全县杂交水稻制种面积达到15.5万亩,约占全国杂交水稻制种总面积的10%,杂交水稻制种产量可达3550万公斤,总产值超20亿元。

40多年前,水稻制种在福建建宁落地生根。小小的种子,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破茧成蝶”,从品种改良到基地建设,再到产业发展,建宁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县、国家级制种基地超级大县,全国每10粒水稻种子就有1粒以上来自建宁。

建宁地处闽江源头,丘陵与河流相互交错,独特的地理、气候和生态环境非常适合水稻制种。建宁山区昼夜温差大,山垄田多,在空间或时间上自然隔离条件好,有利于品种布局,不同品种之间不会互相干扰。有坑有垄的优势,也增强了杂交水稻制种的抗灾能力,不会出现毁灭性的问题。

建宁县杂交水稻制种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特,从小种子长成大产业。目前,建宁全县农业人口有12.91万人,总户数2.95万户,其中2.35万户8万多人依靠制种增收。水稻种子,成为老区绿色发展的“新名片”。在种业的助力下,建宁连续5年获评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

从当初纯手工的播种、耕地、除草、收割,发展到如今机插、机耕、机收,近年来建宁持续推广种业“全程机械化”作业。2021年建宁县综合农机化率达81.3%,机械化水平居于全省领先地位。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方案。作为三明市推进“中国稻种基地”建设的核心区,建宁县把良种推广作为种子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以农业科技为支撑,继续凝心聚力写好建宁种业大文章,以现代种业推动乡村振兴的新画卷徐徐展开。

【项目建设】

建宁县高质高效完成2022年度高素质制种农户培训工作

为推进建宁种业发展,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制种农民队伍,截至11月底,我县高质高效完成了2022年度高素质制种农户培训工作。此次培训设置制种经纪人班、专业技术员班、经营管理班、无人机考证班、拖拉机考证班、收割机考证班、插秧机实训班、拖拉机实训班等8个班次,完成培训11期,培训人数共724人。经考试、测试,取得制种经纪人证书389人、无人机驾驶证79人、拖拉机驾驶证26人、收割机驾驶证50人。

【工作日志】

11月16日,上海莱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来我县考察调研建宁种业情况。

11月18日,现代农业产业园管委会组织专家组完成高素质制种农户培训项目验收

11月23日,百日攻坚督察组深入现代农业产业园,实地了解稻种主题公园等项目进展情况,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督办检查

11月28日,尤溪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詹生威率队一行32人到我县开展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发展情况调研并召开座谈会。

11月28日,现代农业产业园管委会组织开展建宁县智慧种业系统平台培训,主要包括系统使用方法、功能介绍、系统管理运维等内容。

【媒体聚焦】

建宁:小稻种如何作出大文章(东南网福建频道20221118)

 

建宁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管理委员会

2022年11月30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