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种业工作简报 2024年第11期

日期:2024-06-17 08:47 来源:建宁县农业产业园管委会
| | | |
2024年第11期

(总第五十五期)

【聚焦种业】

建宁种业精神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托举伟大的梦想。1976年春,建宁县首次在县良种场试制杂交水稻四优2号,近50年来,成千上万的建宁人民初心不改,谱写着催人奋进的建宁种业精神。

一是执着梦想的拼搏精神。1975年起,我县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选派 3 人前往海南崖县学习杂交水稻制种技术。至 1976 年,承载着全县人民殷切期望的 111 名种业先锋奔赴海南。1986 年,我县更是有千人赴琼学成归来。直至 2013 年,建宁县被原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这一路走来,离不开一代又一代建宁种业人的执着追求与奋力拼搏。正是建宁种业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潜心钻研,拼搏进取,才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二是久久为功的奋斗精神。历任县委、县政府领导始终高度重视,一任接着一任久久为功。建宁杂交水稻制种历经49年,建宁种业人扎根热土、勤劳苦干,他们着眼大局、立足长远胸怀粮安,心系种业发展未来,从白手起家到吸纳近百家省内外种业企业在建宁生产备案;从1976年制种200亩、产量4000公斤,到如今制种15万亩以上、产量超3500万公斤,我县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是一朝一夕的蜕变,而是数十年的渐进是滴水穿石般的积累三是勇立潮头的担当精神。我县已成为全国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第一县,每年生产的杂交水稻种子为3500多万亩大田生产粮食提供优质稻种,我县培训了专业的制种经纪人389人,带动福建江西两省其它七地(市)发展制种50多万亩,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积极贡献对民族种业发展可谓功不可没。

今后国家和省市的大力扶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建宁种业必将传承精神、接续发力、永先锋,争当引领全国杂交水稻制种基地高质量发展的新样板

制种经纪人在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全过程发挥至关重要作用

杂交水稻制种过程繁琐,父本和母本花期存在时间差,在花期相遇时授粉,种子就能育成。制种最关键的就是对各关键节点的准确把握,把握不准种子纯度就可能不达标,会导致减产、品质下降。且不同品种种子的生长周期不同,哪片田适合种什么种子,不同田块如何协调,什么时间播种、移栽、授粉、收割等等,要想保证种子品质和产量,在制种过程中提供技术指导和示范的制种经纪人发挥了关键作用。

建宁县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在全国首先探索培育出“职业农民”--制种经纪人,并建立制种经纪人职业制度,总结形成了“公司+经纪人(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即:种业公司(委托生产者)将生产指标委托给制种经纪人(受委托生产者),再由制种经纪人组织制种农户进行生产。制种经纪人俗称“包头”或“放指标人”,是我县为规范管理,对上接企业订单、对下组织农户生产的中间人的统称。制种经纪人上连种业公司,下连制种农户,在稳步推动我县制种基地的发展壮大进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和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

我县从2013年开始实行制种经纪人执业资格制度。经纪人须经统一培训考试合格后,依据从业资历、管理经验、生产规模及诚实守信等条件综合评价其生产经营能力和水平,实施高、中、初三个等级认定,颁发不同等级经纪人执业资格证书。截至目前,我县累计培训制种经纪人389名,助力全县年产优质杂交稻种超3500万公斤,同时我县经纪人走出县外,带动福建江西两省其它七地(市)发展制种50多万亩,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工作日志】

6月4日,贵州岑巩县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到现代农业产业园,了解建宁种业发展情况。

6月5日,三明市农行一行到现代农业产业园,了解建宁金融助力种业振兴情况。

6月11日,农业产业园管委会安排工作人员在建宁县溪口镇半元村区域服务站开展优质稻新品种展示示范播种工作,品种共计37个。

6月13日,贵州岑巩县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到现代农业产业园,了解建宁种业发展情况。

6月13日,三明市退役军转干部一行到现代农业产业园,了解建宁种业发展情况。

【媒体聚焦】

中国中部地区打造农业创新发展新优势(新华社第1版20240614)

建宁:8.5万亩中制杂交水稻插秧忙(三明日报第1版20240602)

开着“飞机”去植保(三明日报第1版20240606)

建宁-国家水稻制种超级大县(建宁招商20240606)

实证远古中国驯稻史(种业知识局20240612)


建宁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管理委员会

2024年6月15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