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种业工作简报 2024年第24期
我县多措并举
夯实省级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工作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健全完善制度机制。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种子储藏的安全管理意识,建立健全种子储备管理制度,从入库、保管、出库等各个环节严格规范操作,形成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通过完善制度机制,为种子救灾备荒储备工作提供坚实的保障。二是保障设备安全,强化设施设备运维。加大对种子储备设施设备的投入,确保其具备良好的保温、防潮、通风等性能。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同时,加强对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为种子的安全储藏提供技术支持。三是压实工作责任,建立应急排班机制。成立省级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岗位责任制度,做到“领导亲自抓、绷紧一根弦”,确保“职责到岗、责任到人”。建立应急排班制度,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种子储备情况的监测与评估,定期进行盘点和检查。同时,制定应急预案,对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设备故障等情况进行充分预演,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截至12月底,我县已圆满完成2024-2025年度省级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工作。其中,出库转商45万公斤(常规稻10万公斤、杂交稻35万公斤),新储 42万公斤(杂交水稻种子20万公斤、杂交玉米种子12万公斤、常规大豆种子10万公斤)、续储杂交水稻种子9万公斤,县级救灾备荒杂交水稻种子储备1万公斤也同步完成。
升级种子产业互联网平台
推动我县种业数字化建设
为推动种业数字化转型,我县积极开展种子产业互联网平台升级改造工作,拟对种业线下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一比一”线上转移,围绕“实用性、可操作性”推进种业数字化,推动种业从传统模式向智能化、信息化、协同化的现代产业模式迈进。
此次互联网平台升级改造主要围绕以下四点展开:一是构建建宁种业数据底座。整合来自制种基地、种业企业、金融机构、农技服务、农机设备等各个环节和相关主体的数据,打破数据孤岛,实现数据的集中化和标准化处理。二是打造种业主体服务超市。以服务种子产业全链条主体为核心目标,打造覆盖标准化生产、智慧农技服务、在线农机预约、价格预测服务等综合服务“超市”,让各类主体按场景、按需求、按目标选择自己的服务内容,形成粘性成长。三是创建移动互联服务模式。以移动互联网为基础,采用O2O的服务模式,为制种主体提供高效便捷的种业金融支持服务、保险理赔服务、在线交易服务等。四是提供数据支撑决策体系。为各级领导决策者提供直观、全面、实时的种子产业数据和可视化展示,以“GIS一张图”的形式,快速准确地反馈产业发展态势、市场动态、生产经营状况等关键信息。
截至12月底,该平台已完成《需求规格说明书》和《设计说明书》编制工作,项目进入开发阶段,预计2025年2月底完成项目开发,3月初上线进行试运行。
【工作日志】
12月16日,我县省级救灾备荒种子储备仓库新储的12万公斤杂交玉米及10万公斤常规大豆完成入库。
12月17日,长汀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赖建国一行到我县里心镇戴家村调研村企合作整村推进项目情况。
12月18日,建宁县2024年高素质农民(中央资金)水稻(种子)产业带头人培训班一行到现代农业产业园调研,了解建宁种业发展情况。
12月18日,2024年度制种大县项目——综合抗性鉴定平台完成终验。
12月19日,省农业银行行长冯旭东一行到现代农业产业园调研金融服务种业发展情况。
12月22日,建宁县2024年高素质农民(中央资金)烟稻(种子)专题培训班到现代农业产业园调研,了解建宁种业发展情况
12月24日,2024年宁化县烟稻融合生产技术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到现代农业产业园调研,了解建宁种业发展情况。
12月26日,农业产业园管委会在农作物品种试验鉴定和示范推广工作受到省种子总站表扬。
【媒体聚焦】
此稻非彼稻!“不爱喝水”的稻种也能实现米饭自由(建宁融媒体中心20241220)
华人头条:从建宁走向世界的“东方魔稻”(建宁融媒体中心20241224)
四抓四促 | 建宁伊家:打造种子区域服务站 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添翼(建宁融媒体中心20241230)
建宁黄埠:施用有机肥“粮”田变“良”田(建宁融媒体中心20241231)
建宁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管理委员会
2024年12月31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