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科学种菌!小小菌菇撑开乡村振兴“致富伞”

日期:2023-05-02 11:10 来源:建宁县政府
| | | |

  日前,在建宁县溪口镇日鑫菌业种植基地,食用菌库房鳞次栉比,一排排菌棒整齐排列,一朵朵滑菇如雨后春笋般撑起小伞。工人们穿梭于菌架行列之间,麻利地将采摘好的滑菇装运上车,现场一片繁忙的景象。 

  滑菇新种法 

  “滑菇属低温菌类,所以反季节栽培要在冷库里进行种植。”基地负责人董贵发介绍。因滑菇的生长特性,基地所建设的室内控温库房给予了种植滑菇适宜的条件。 

  滑菇又叫珍珠菇,是菌类中的珍稀品种,因表面附有一层黏液而得名“滑子菇”。它不仅味道鲜美,口感滑润脆嫩,而且营养丰富。 

  董贵发毕业于福建农林大学,二十多年来探索种植新方法。作为专业型人才,他种植了茶树菇、黑皮鸡枞、金耳等20多种食用菌类,其中还包括灵芝、茯苓、桑黄等药用菌。 

  “滑菇反季节种植经济效益高,但管理难度较大,产量不稳定,不仅要控制好库房内的温度和湿度,菌棒配比也十分讲究。目前基地计划每天出产滑菇约600公斤,单个菌棒产量达6至8两,采收周期三个月左右。”董贵发一边采收滑菇一边说。 

  2021年,董贵发的日鑫菌业种植基地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共同申报了京明合作项目——优质高效滑菇品种筛选及反季节设施化栽培技术。在科技特派员的努力下,经过两年多的试验研究和精心培育,滑菇的产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提升。 

  因滑菇产地以北方地区为主,每年冬季才迎来其市场丰产期。而日鑫菌业种植基地的室内控温库房及反季节栽培技术则让滑菇的反季节种植成为可能。 

  除了反季节种植滑菇 

  董贵发栽培菌菇还含有许多“黑科技” 

  机缘巧合,董贵发在福州菌博会上得知了食用菌新品种金耳。“周边种金耳的人少,可供借鉴的经验不多。”董贵发说。刚开始,他尝试栽培的金耳菌包要么不出菇,要么长得小。“当时,我联系了县科技局,向他们提出我的种植难题和技术需求。” 

  董贵发说:“当时恰逢市里开展‘京明科技合作’,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员董彩虹作为科技特派员专程到基地指导,并对症下药传授菌菇栽培理论知识。”董彩虹研究员将基地制作的金耳菌包带回北京研究培育,指导他采用最新的液体菌种接种技术。 

  “这是一种将葡萄糖、水等原料混合制成培养基并进行高温灭菌,加入菌种发酵后,用注射枪注入菌包的技术。”董贵发指着发酵罐介绍,“相比传统的固体菌种,液体菌种技术能节约更多的时间和成本。”

  功夫不负有心人 

  有了董彩虹研究员的技术指导 

  金耳栽培难题被顺利攻克 

  通过科技赋能 

  当地的菌菇产业实现年产值800多万元 

  以往食用菌种植大多依靠阔叶林木为原料,林木资源消耗量大。近年来,董贵发利用梨枝条和莲子壳等农业废弃物种植食用菌,改变传统种植配料,实现食用菌产业绿色转型。 

  “梨枝碎屑和莲子壳等废料里的木质素、纤维素,经过菌丝体降解,能成为食用菌中容易吸收的营养成分。”董贵发告诉记者。食用菌采收完毕后,剩下的菌渣还能卖给有机肥厂,不仅解决废料难处理的问题,还能额外增加一笔收入。 

  去年,董贵发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签订了技术开发合同,就白色猪肚菇、茯苓、白肉灵芝等珍稀菌类新菌株项目的技术开发开展合作。今年3月份,董贵发收到了董彩虹研究员从北京寄来的茯苓、白肉灵芝新菌株,正式在基地开展试种培育。 

  “我们基地许多新菌种都是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提供的。前期先在基地试验,由科技特派员提供技术指导,新品种试种成功后,才逐步扩大规模,进行推广。”董贵发说,“现在通过反季种菌菇,正季卖菌包,钱包鼓了,日子甜了。有了科技特派员的帮助,我们发展的信心很足!”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