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舞台搭村头 理论送田头

日期:2023-11-23 16:30 来源:建宁县城乡网格化服务中心
| | | |

  11月18日晚,建宁县百姓畅音台座无虚席,人头攒动,市民们聚精会神地看着红色电影《少共国际师》。“真是太好看了,看得我都舍不得走了。”散场后,许多人仍意犹未尽,期待下一次活动早点到来。

  这是县里开展的“送理论、送文化、送文明”实践活动一部分。2021年以来,由建宁县委宣传部、县委文明办、县文旅局联合组织有关部门和乡(镇)组成的实践服务队,深入全县乡村(社区),开展“三送”实践活动,把舞台搭到村头,把理论知识送到田间地头,把健康、快乐送到群众心头。

  理论宣讲进乡村,乡村振兴添动力。近年来,建宁县组建了“福源福语”宣讲团、理论政策宣讲志愿服务队等各类宣讲团体,充分利用镇、村两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阵地资源,与群众面对面、零距离开展理论宣讲活动。群众在哪儿,“小板凳”课堂就搬到哪儿。“福源福语”宣讲团走村入户,以拉家常的方式,宣传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和惠民政策。“宣讲通俗、易懂,大家都坐在小板凳上,感觉特别亲切。”建宁县伊家乡伊家村村民王为汉说。

  文化惠民暖人心,幸福生活添底色。建宁县结合各乡(镇)文化特色,以群众“点单式”,“理论宣讲+文艺演出+志愿服务”的表现形式,开展“三送”实践活动。活动采用“互联网+直播”的方式,实现线上同步发布,穿插的知识问答、文艺活动、便民服务等环节,让活动内容进一步饱满丰富、凝聚人心。“表演很精彩,还有机会学习一些新政策,希望今后多开展这样的活动。”近日,建宁县“畅享五福”助推乡村文化振兴暨“三送”实践活动走进溪源乡楚尾村,老党员张三庆现场观看了整场活动。“文化大餐”送进村,给他和其他老党员送来了“及时雨”,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了解国家新政策。

  文明实践传新风,志愿服务聚民心。在“三送”实践活动现场,各类图文并茂的专题展览和综合展览,展现经济建设、城市发展、乡村振兴等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来自多个成员单位的专家和志愿者,现场开展农技咨询、医疗义诊、普法宣传等服务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乐享“惠民大礼包”。

  通过“三送”实践活动宣传先进典型,营造学模范、做模范、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氛围,建宁县形成了溪源乡幸福积分制、濉溪镇“爱心电力超市”等一系列做法。建宁县濉溪镇大源村电力爱心超市,与美丽乡村评比相结合,村民们可通过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获得积分奖励,用积分兑换超市物品。“现在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更高了,有事大家比着干,抢着干。”国网三明供电公司驻大源村第一书记吴学生说。

一朵朵绽放的“文明之花”,正是建宁县扎实开展“三送”实践活动,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全县已组建“福源福语”、巾帼宣讲等宣讲小分队20支,开展线上线下各类宣讲500余场次,受众达520万余人次,推出快板、三句半、说唱文艺类等宣讲节目20余个,组织放映爱国主义题材电影30余场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