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伊家:林权纠纷难解决 部门联动齐化解

日期:2025-08-18 21:02 来源:建宁县政府网
| | | |

 

 

近日,伊家乡综治中心成功化解了一起积压七八年、涉及两大姓氏的林权归属纠纷。这起纠纷险些引发群体性冲突,最终在乡工作专班的细致调解下得以圆满解决,成为当地践行“枫桥经验”化解基层矛盾的生动案例。

 

事情源于笔架村村民柯某通过12345平台的求助:其父亲去世多年,他想将林权证过户到自己名下,但村民委员会拒绝盖章。乡综治中心介入后发现,该林地权属因历史原因长期存在争议。随后,村民陈某某也提交信访材料,指出柯某的林权证登记有误,并提供了证据。

 

这起纠纷调解难度极大。时间跨度长,历史背景复杂,涉及不同时期的政策和遗留问题,村里过去多次调解都未能成功。双方当事人仅凭模糊记忆和零散凭证各执己见,情绪激动时互不相让,甚至村中长辈的记忆也存在差异。

 

面对复杂局面,伊家乡迅速行动,组建了由综治中心牵头,司法所、林业站和村委会共同参与的林权纠纷化解工作专班。考虑到双方对立情绪激烈,专班调解员没有急于让双方见面,而是创新采用“分阶段、分对象”的“背靠背”调解策略。

 

首先,调解员分别走访双方当事人,通过拉家常、讲法律、谈政策等方式,耐心倾听诉求,梳理线索,摸清实情。其次,针对争议焦点,调解员重点做通双方家族中明事理亲属或乡贤的工作,借助他们的力量进行劝解和评议,逐步转变当事人的强硬态度。最后,调解员居中沟通,将双方诉求中的合理部分相互传递,引导彼此换位思考,增进理解。

 

经过这番情理法交融的疏导,双方情绪逐渐平稳。专班随后组织面对面调解,既讲法律条文、摆事实依据,也谈邻里人情。同时,调解员多次前往争议山林实地核查位置,认真比对双方提供的证据材料。经过工作专班调解员的不懈努力,双方当事人终于达成一致协议。林业站工作人员现场进行定点绘图,明确了林权界限,彻底解决了这起棘手的纠纷。

 

这起纠纷的成功调处,得益于伊家乡综治中心的有效统筹和多元化解机制。自去年规范化运行以来,乡综治中心积极整合司法所、林业站等各业务所站力量,形成联动合力,探索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新路径,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维护了地方的和谐稳定。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