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坊乡:这一周,水尾红军小镇采风写生迷人眼~

日期:2024-08-20 16:35 来源:建宁县扶贫办
| | | |

  眼下,走进水尾红军小镇,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青翠欲滴的莲叶,层层叠叠,随风轻轻摇曳。在莲叶间,朵朵莲花竞相绽放,或含苞待放,或灿灿盛开,与周边省级文保点交相辉映,共同交织出一幅动人心魄的红色山水画卷。

   

  8月1日至8月7日,来自安徽淮北的花田涧团队携10余名学生深入水尾红军小镇开展采风写生活动,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师生们带着画笔、画板和颜料,或驻足于荷塘边,或静觅于古建筑前,细心观察每一朵荷花的形态、色彩与光影变化以及每一座革命旧址的造型轮廓,力求将这份生动与宁静完美地呈现在画布之上,勾勒绘制出了一幅幅线条流畅、栩栩如生的作品。据了解,师生们此次以“莲”、“革命旧址”为主题,累计创作完成了30余幅美术作品,并赠送给了客坊乡人民政府,以文艺作品赋能乡村振兴。

   

  谈起水尾红军小镇,一位正在写生的五年级学生说道:“水尾这座村庄,具有千年的历史,它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深深吸引着我。古建筑、革命旧址群、千年红豆杉群、百年女贞子树、红军莲塘……水尾的每一处都给了我很好的灵感,创作了一些令自己都欣喜不已的作品。”

   

   

  为期一周的采风写生活动,不仅让师生们感受到红军小镇魅力,领略到山水田园风光,还进一步了解到省级文保点背后的峥嵘岁月故事以及体验红军小镇精心打造的“十个一”红色套餐和“四同”项目。此外,淳朴的民风和好客的水尾人也给师生们留下深刻印象。

  “来水尾红军小镇来了很多次,每次来都有不同的感受,都有想用画笔记录下来的冲动,这次很开心能继续来水尾采风写生。水尾是一个红色旅游村,它的文化底蕴很深厚,画起来别具一格。”花田涧团队教师陈若冰开心地说道。

  水尾红军小镇是建宁县主要的革命老区基点村、第二批“中央红军村”,反“围剿”时期还是红军重要的后方阵地,被誉为“红色小井冈”、“红军小后方”,至今保留有闽赣基干游击队司令部旧址、建宁县苏维埃政府、苏区兵工厂旧址、苏区银行旧址、红军医院旧址、红军被服厂旧址等完好的革命旧址群。

  说起水尾红军小镇近年来这么受欢迎的原因,一方面得益于水尾红军小镇深厚的红色文化资源,另一方面得益于水尾红军小镇积极探索“村集体+企业”的村企合作模式,引入第三方公司(福建省闽赣红色产业经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出资共同运营村庄红色旅游发展,形成“村企共建、公司化经营、村民享受分红”的红色旅游开发机制。公司采取“保底收入+利润分成”的分配机制,每年保底水尾红军小镇村财收益12万元,剩余利润水尾红军小镇再分红50%。水尾红军小镇对红色旅游发展的收入支配,一部分作为村财收入,致力于革命旧址保护、资源挖掘利用,不断对接待标准、承接能力等方面进行提档升级,着力优化师生等群体创作的艺术环境,累计吸引对接福建省美术家协会、未来美学等10余个单位专家团队来写生创作、挂牌入驻;另一部分则转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进行分配到户,实现村财、村民“双增收”。

   

  近五年,水尾红军小镇累计接纳研学写生团队360余次,吸引游客15万余人次来参观学习。下一步,水尾红军小镇将继续充分发挥“红色底蕴足、绿色生态优”的优势,聚焦研学采风写生角度,一边积极提升接待服务能力和基础设施建设,一边持续扩展与高校团队研学写生合作,做强做红“研学写生经济”,助力乡村“长红”。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