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丨建宁县将上村:红色赋能乡村振兴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日期:2025-04-07 11:30 来源:建宁县扶贫办
| | | |

  将上村位于三明市建宁县黄坊乡,红色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该村以第五次反“围剿”为依托,大力推进文旅融合,走出了一条以“以红铸魂、以旅兴业、以文惠民”的乡村振兴新路径。累计接待游客2.3万人次,乡村休闲旅游收入达到12万元,带动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万元。

  坚持创新机制,推进要素集聚

  紧紧围绕“党建引领促发展”工作思路,探索“政府搭台、文化撬动、公益助推、学校联动”的发展机制。整合“村、校、企”资源,挖掘升级研学基地,串点连线成片。成立农旅融合项目工作推进组,实施“人才归引”计划,对返乡人才给予政策扶持,为将上村发展提供“孵化器”。积极争取财政支持,整合项目资金,完善乡村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提供“助推器”。

   

  校地共建签约仪式

  坚持文旅融合,推进产业发展

  立足土地资源与革命老区双重优势,统筹推进农业产业升级与红色产业融合发展。以农业为根基,聚焦种子、莲子、烟叶、毛竹等特色产业,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利用冬闲田推广菌类种植技术,拓宽村民增收渠道;以红色资源为核心,先后建成中央苏区建宁保卫战陈列馆、红军无线电体验馆、将军殿阻击战指挥部旧址、杨坡寨战斗遗址等红色研学场所,串联红色旅游与休闲观光,激活文化传承活力。

   

  美丽田园

  坚持生态优先,建设美丽新村

  践行“微改造、精提升”生态理念,保留乡村肌理,重塑空间美学。近年来,共实施房屋立面及坡屋面改造44栋,拆除破旧附属房、烤烟房30余处,并利用拆后空地新建宜居景观节点5处,微公园2个,引导群众美化菜园、庭院26处。创新“积分制”环境治理模式,设立“美丽庭院”评比榜,引导村民自发美化庭院、管护古树名木,让竹海松涛与黛瓦白墙相映成趣,绘就“开门见绿、推窗即景”的生态画卷。

   

  风貌管控提升

  坚持共建共享,绘就振兴画卷

  坚持特色化的发展方向,充分挖掘红色资源、积极做好红色遗址修缮工作,着力打造“自古英雄出少年”特色文化品牌,定期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培训讲座、宣讲活动等。通过“红色资源资产化、文化价值产业化、治理成果共享化”的创新实践,以第五次反“围剿”遗址保护提升工程为契机,建设红色研学综合体、生态康养基地,让苏区精神照亮共富之路,在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上绘就“红色引领、多元共生、主客交融”的时代新篇。

   

  自古英雄出少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