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SM07901-0100-2025-00006
  • 备注/文号: 濉政文〔2025〕22号
  • 发布机构: 建宁县濉溪镇人民政府
  • 公文生成日期: 2025-05-09
濉溪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5年濉溪镇开展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濉政文〔2025〕22号
来源:建宁县濉溪镇人民政府 时间:2025-05-09 15:40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部署要求,根据建委农办〔2025〕号关于印发《2025年建宁县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巩固和提升专项整治成效,确保工作力度不减、尺度不松、标准不降,切实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整治重点

聚焦农村集体资金、资源、资产管理领域,按照建宁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要求,持续深化整治财务管理、村级经济合同、集体债务、工程项目管理等方面突出问题,重点加强对“三资”规模大、资金项目多、村级债务多、信访反映多、违纪违法案件频发的村的监督。

二、目标任务

强化信息化监管支撑作用,以数字赋能持续推动“四立一督”工作机制,落实“五环联控”工作机制,推进村级财务和村集体经济合同网上公开、村财收支非现金结算、村集体资产资源产权规范交易等工作落地落实。组织开展农村集体资产精准清查摸实家底,将全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情况录入全国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管理。

三、工作举措和进度

(一)强化突出问题排查和整治。聚焦农村集体财务管理、集体经济合同、集体债务、工程项目、违规出借资金等5类突出问题,持续开展排查整治,5月底前全面完成排查,并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边排查边整改,按时推进,8月底前整改到位。对2024年已完成整改的问题,适时开展回头看,防止敷衍整改、虚假整改,确保真改实改。

(二)精准清查村集体“三资”底数。全面清查村集体资产资源管理使用现状,是否存在权属不清或被挪用、截留、私分、非法占用等造成村集体“三资”流失的情况5月底前完成精准清查,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8月底前完成整改。清查核实农村集体“三资”底数,重点清查农村集体“三资”登记状况,是否存在信息混乱,未登记或登记不完整、不准确等账实不一致的情况;清查乡村振兴(扶贫)项目形成资产移交处置的结果,是否存在确权登记不完备、未入账管理等产权收益不明晰的情况5月底前完成清查完善“三资”登记台账,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8月底前完成整改,并将村集体资产资源情况录入全国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强化农村集体资产精准清查成果应用,杜绝瞒报漏报错报问题发生。

(三)提升村集体“三资”管理监督质效。全面落实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五环联控”机制,村集体“三资”议事决策依法依规履行“四议两公开”民主程序,村集体“三资”公开及时在村务公开栏、村“小微权力”监督平台等渠道规范公开,同时上传到省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监管网上公开。拓展村级财务网上公开内容,度第二个月的15日前公开村级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等报表,按年度公开村集体资源资产使用及存量等情况,实现由资金“单一公开”到资金资产资源“全面公开”。坚决纠正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不到位、交易流于形式、公开不完整等问题。

(四)提升村集体资金管理信息化水平积极推行“银农直联”结算方式,推动实现财务审批、支付等流程在线完成,逐步建立资金支付“在线审批、过程留痕、网银转账”的财务监管体系,实现村级财务管理全过程监管。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信息化管理,12月底前整合形成村集体“四账一表”,即资源台账、资产台账、合同台账、债权债务台账和可交易资产入市情况表,实现集体资产资源底数清、情况明。用好村级合同管理预警监测功能,定期开展网上巡查,重点对主体不符、合同到期、期限超长、账款逾期等合同进行清查整改,促进村级合同规范管理。

(五)规范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产权交易。按照《建宁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建政办规〔20255号)文件精神,积极推动标的额5万元以上的农村集体资源、经营性资产、村级工程项目招投标等进入“建宁县两山农村产权流转服务有限公司”规范交易。杜绝将应整体发包(出租)经营的大宗物业和经营项目等进行分拆招投标,杜绝线下“人情交易”、暗箱操作等情况,促进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每月底各乡(镇)报送村集体产权交易情况统计表。

(六)强化村级债权债务清理举措。指导村集体全面梳理村级债权债务情况,根据债权债务形成原因,对已形成的债权债务实行分类动态管理,明确化债优先序列、责任人和化解时限,逐步化解债权债务存量,妥善处理长期挂账应核销的历史债权债务。严格控制新增债务,引导村集体规范举债,严禁举债兴办公益事业,严禁举债吃喝招待、请客送礼、滥发补贴等行为,严禁举债购买理财产品、投入平台公司等经营主体等行为,切实防控村级债务风险。5月底前全面摸清建立村集体债权债务底数,建立债权债务台账,制定债权债务化解措施,推动问题整改。

四、工作要求

(一)完善工作机制

1.建立会商机制。成立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专班,加强与纪检监察机关的协调联动,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及时梳理、通报、分析、解决存在问题,合力推动专项整治走深走实。

2.完善督导检查机制。强化监督指导,联合纪检定期或不定期下沉到村,督促指导各村开展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及问题整改,并将整改情况及时通报。提高信息化手段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问题、掌握情况。

3.线索移送机制。积极开展问题大排查、大起底,做好梳理分类,建立工作台账,对急难愁盼问题主动解决,把民生实事做实做好,对涉嫌违纪违法问题线索,第一时间移送纪检监察机关。

(二)强化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各单位要充分认识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乡(镇)主要领导亲自抓,定详细实施方案,细化工作举措,压紧压实整治属地责任。4月底前,各乡(镇)要完成动员部署,并向县农业农村局报送实施方案。执行专项整治月报制度,每月20日前向县农业农村局报送整治情况统计表、问题线索台账、民生实事、制度清单。

2.建立长效机制。结合专项整治行动,落实常态化工作机制,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制度机制建设。对排查发现的问题,用好类案分析、开展个案剖析,逐步健全监管长效机制,达到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促改效果;加强督促落实,推动机制有效运行,实现长治长效。强化监督机制;坚“开门整治”,继续设立监督举报热线和信箱,用好省农村集体资产线上监督平台,小微权力直播平台,畅通群众反映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的渠道。

3.强化宣传总结。及时总结整改工作推进、问题整改和制度落地转化方面的经验做法,收集推介整治工作办成的群众可感可知的好事实事,高质量报送一批民生实事,示范带动全县专项整治工作。对照实施方案,认真总结整治工作的做法与成效、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建议措施等,并121日前上报整治工作总结,做好信息反馈。

                                                                            濉溪镇人民政府

                                                                                                                           2025年59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