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日期:2025-01-15 10:59 来源:建宁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 | | |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建宁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部署要求,以法治化市场监管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将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1.优化环境,市场监管效能稳步提高。一是优化政务服务,经营主体提质增量。企业登记实行“一网通办”,在线办理,实现“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同时,实行“一人办结制”,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办事效率,办理时限从至少15个工作日缩减到材料齐全即时办结。个体工商户采用“闽政通申请+直接登记+自动审核+自助打照”全程智能化登记模式。截至目前,邮寄办理量共计78户,个体工商户全程智能化登记461户。新办企业(含农民专业合作社)474户,办理变更(备案)登记398户,办理注销登记535户。新办个体工商户1098户,办理变更(备案)登记478户,注销登记1350户。二是部门联动,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监管,认真组织开展2024年上半年全县市场主体“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共抽取各类市场主体497户,抽取执法检查人员36人,分18组开展对市场主体经营行为的检查。联合县教育局、公安局、工信局等部门共同制定《关于印发2024年下半年建宁县企业“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综合抽查实施方案的通知》,共抽取市场主体29户,并将检查结果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帮助企业修复信用,共移出企业经营异常名录83条,恢复个体工商户正常记载状态3438条,提前停止公示行政处罚信息3户。三是消费维权提升效能。畅通消费投诉举报渠道,构建“快接收、快流转、专人办、专人盯”的工作模式,12315、12345平台共受理消费者投诉614起,办结率达到96.7%,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78万余元。四是推行文明执法,确保政策支持。制定下发《建宁县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局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做好重大政策措施会审工作的通知》 、《建宁县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局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印发建宁县政策措施公平竞争审查抽查机制(试行)的通知》,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公平竞争的文件2份。五是知识产权质效稳步提升。为11家市场主体提供当前最新的知识产权政策、商标申请及使用相关知识产权业务咨询服务。联合建宁金融监管支局组织召开建宁县专利权质押融资工作座谈会,协助福建同越管件有限公司、建宁县文鑫莲业、福建省鹏程竹业等4家完成专利质押融资,质押贷款1720万元。联合“知创福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三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建宁县电子商务产业园三楼培训室开展知识产权战略工作坊“品牌地标·守护创新 商标地标推广与保护策略”培训会。“建宁通心白莲”获得省局中欧互认互保地理标志产品、全国第一批地理标志运用促进重点联系指导名录资金补助。开展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认定工作,对上年度5件产品完成年度更新,今年新增备案31件。做好专利盘活系统工作,加强专利转化对接,建宁已注册20家企业并做好专利评价工作。

  2.“防”字为先,安全底线得到“新加强”。一是“食”刻守护,筑牢食品安全屏障。今年以来,共出动执法人员1800余人次,各类生产经营主体900余家次,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16份、监督意见书8份,约谈生产企业1家次。立案查处各类食品案件28件,累计罚没28.52万元,查获2起涉嫌无证生产、商标侵权食品案件,均移送建宁县公安局,完成食品“行刑衔接”案件2件。督促生产企业开展自查39家次,组织食安员抽查考试1场次。截至目前,共39家食品生产企业,合格率100%。开展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相关培训7场次,培训餐饮从业人员340余人次、餐饮监管人员30余人次,发放宣传培训资料100余份;开展食品生产流通环节培训3场次,邀请中粮营养研究院专家8名以及福建省市场监管局食品流通处处长陈圣杨授课,培训生产经营企业从业人员140余人次。严格乳制品质量安全监管,提升乳制品质量安全水平。自2024年以来,共监管明一生态公司共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83批次,约683174听婴幼儿配方乳粉。二是“药”你安全,筑牢药品安全屏障。深入实施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检查药械化经营使用单位158家次,排查发现安全风险隐患44条,均已完成整改;发现违法违规行为15起,均已立案调查,累计罚没19.4万元,配合公安送检药品4批次,完成药品“行刑衔接”案件1件。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做到药械化使用隐患“早发现、早报告”,全县上报药品不良反应153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57例,化妆品不良反应25例。截至目前,已建立168家重点化妆品经营使用单位信息档案,其中A级监管115家,B级监管39家,C级监管14家。三是“特”别关心,突出特种设备隐患动态清零。对公众聚集场所的电梯、客运索道、燃气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等场所进行检查。今年以来,共出动安全监察人员225次,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67家次,发现安全隐患41条,下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13份,责令限期整改,完成隐患治理41条。四是“质”量可靠,筑牢产品质量安全屏障。开展消防器材产品质量专项整治,重点检查辖区内的3家经营户17个批次消防器材产品,暂未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对燃气场站、餐饮场所、燃气器具销售企业进行燃气安全检查,共检查燃气企业3家、餐饮场所17家、燃气器具销售场所2家,现场共发现22个问题,现场立即整改20条。联合开展省、市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涉及燃气配件、电线电缆、铝合金建筑型材、烟花爆竹、皮鞋、儿童服装等9类产品,共27个批次,其中烟花爆竹5个批次检测不合格。

  (二)全面推进落实各项执法制度,规范权力运行

  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从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强化执法监督、规范执法行为等方面入手,持续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全力营造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

  一是加强行政执法,有效整顿规范市场秩序。2024年以来结合各类专项整治和执法行动,查处食品安全、药品、市场准入、产品质量等领域的案件92起,罚款67.9万元。其中福建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网络销售未经备案普通化妆品以及未建立化妆品进货查验制度案被省药监局收录,并于10月15日作为全省第三批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的典型案例在全省范围通报,此次全省仅收录通报典型案例10件,三明仅建宁1件作为典型案例通报。

  二是开展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2024年共立案92件,核审案件92件,共召开案件集体讨论会11次,会上讨论案件43起。强化了法制审核制度的落实,规范了执法行为,提高了执法质量,保障了行政执法决定的合法性、合理性,有力地促进了严格规范公正执法。

  三是推广柔性执法。全面贯彻执行省、市  市场监管领域行政执法裁量“四张清单”。探索非强制性执法方式,启动诸如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警示告诫、指导约谈等方式。2024年免于罚款1件,减轻处罚41件,共减轻处罚139万元。  

  四是不断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参加省市场监管局、市政法委、市市场监管局组织的案件评查各1次,同时我局也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析工作1次,采取交叉评议方式评析卷宗共10件。

  五是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设立检察官联络室,建立联席会议和咨询制度,强化执法环节的沟通衔接和监督制约,共同促进执法水平的提升。2024年共移送县公安机关案件4起。

  六是稳步提升行政复议应诉质效。2024年我局共有行政复议案件15件,办结13件,在办2件,无行政诉讼案件。

  (三)推进法治基础建设,营造法治氛围

  一是深化理论学习。将市场监管系统行风建设三年攻坚专项行动、市场监管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一体推进,综合发力,全面提升市场监管和服务水平。始终抓严抓实抓紧干部职工学习教育,扎实做好主题教育成果转化“后半篇文章”,强力推进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坚持“带头学和辐射学、线上学和线下学、研讨自省学和结合实际学”相结合,开展集中学习、交流研讨、警示教育等活动17次。

  二是加大人才培养。鼓励参加行政执法资格考试,提高持证比例。今年共9名干部通过行政执法资格考试,通过率100%。

  三是开展教育培训。依托国家市场监管教育平台、“学习强国”“福建省干部网络学院”等线上平台,通过开展业务培训会议、“干部大讲堂”等线下培训,强化执法人员对市场监管法律法规的学习领悟,全面提升学用融合能力,打造思想过硬、业务过硬的市场监管铁军。

  四是加大法治宣传教育力度。强化责任,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制定《建宁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坚持和完善“谁执法谁普法”等普法责任机制。以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9.11全国普法日等特殊时段和节点为切入点,将安全生产、产品质量、医疗美容等法律法规知识植入群众“基因”,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教育在市场监管法治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以高质量普法服务高质量发展。2024年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累计600余份,接受现场咨询320余人次。

  二、2024年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一)贯彻落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主要负责人积极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法治建设的决策部署,带头研究推动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听取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严格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规定和落实年度述法要求。

  (二)单位领导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2024年度党组和班子成员带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党组和班子成员学法计划,并就法治政府建设相关工作落实情况进行部署。全系统共参加各类执法业务培训20余次,参加人员300余人次,精心组织全局干部参加“第三届全国市场监督管理法律知识竞赛”活动,我局共71人参赛。

  三、上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与原因

  (一)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我局执法人员对县委、县政府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中的安排部署能够做到及时安排学习,但学习的方式单一,学习效果有待提高,部分执法人员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手段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够强,对法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深化。

  (二)普法方式有待创新。普法方式多以派发传单、设立摊位、现场讲解等方式进行,形式缺乏趣味性和新颖性,难以调动企业、群众的学法积极性

  (三)执法办案能力有待提升。我局现承担着原工商、食药、质监合并后的工作任务以及后增设的价格、食盐监督检查、反垄断执法和知识产权保护等职责,只有权责交接,配备的专业人员不够,日常监管过程中执法人员专业知识水平还不够高,影响执法监管实效。

  (四)基层执法监管力量不足问题日益凸显。基层市场监管所人员结构老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业产品质量监管等专业人才匮乏,“人少事多”的矛盾比较突出,影响了执法监管能力提升。

  四、下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加强学习引导,提高思想认识。严格按照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进一步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及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指示和中央、省、市、县有关决策部署,统一干部思想认识,强化干部政治担当,真正做到领会好、贯彻好、落实好,切实有效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二)强化执法队伍建设。充分利用业务培训、比武竞赛、讲座培训等时机,通过法规学习、现场指导、以案释法、骨干传授等方法,力争培养一批全能型和专业性法治人才队伍。

  (三)全面落实普法责任。积极创新普法方式,在牢牢把握学法、用法和普法正确方向的基础上,突出新时代普法工作的时代性、先进性和实践性。

  建宁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1月17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